素存,原名张玉书,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42,卒于公元1711
清江南丹徒人,字素存。
顺治十八年进士。
康熙间授编修,历国子监司业、日讲起居注官、詹事、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刑部尚书、礼部尚书,二十九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历官凡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
卒谥文贞。
小心谨慎,远避权势,故为圣祖所信任。
生卒年:1642-1711
素存,原名张玉书,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42,卒于公元1711
清江南丹徒人,字素存。
顺治十八年进士。
康熙间授编修,历国子监司业、日讲起居注官、詹事、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刑部尚书、礼部尚书,二十九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历官凡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
卒谥文贞。
小心谨慎,远避权势,故为圣祖所信任。
生卒年:1642-1711
【注释】 ①六纛:指古代帝王的仪仗。六,表示等级高;纛,是一种长柄大旗。双旌:指旌旗。 ②画扉:绘有彩色图案的门扇。 ③燕归不识将军垒:燕子归来不知将军营垒所在。将军营垒在金陵城外,燕子从城里飞出,自然不知道。 ④乌衣:地名,这里泛指富贵人家。 ⑤识:识别。 ⑥犹:还。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将帅的军营。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冷清而又庄严的将帅军营图
【注释】 寄李厚庵学士:写给李厚庵学士的一封信。厚庵,即李厚庵,字子开,号石屋。明末清初学者,有《石屋集》。峰火:烽火。断江春:长江中断,江边春色已逝。无诸(wú zhū):古地名,在今安徽歙县北。蜡丸通帝座:用蜡封的书信送到皇帝那里。岭峤(jiǎo):山岭,指岭峤之地。孤臣:被贬谪的大臣或忠义之士。荆榛满:满地荆棘。书剑:文卷和宝剑,表示学问和才能。临戎:面对边疆。迢递:遥远。九天优诏下
【注释】 东庐:即东篱,指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翠微,青山。望里:在远处看。烟霞:指青山上的云烟和雾霭。夕还:太阳下山后山色还映入眼帘。几度欲归归未得:几次想回家乡,但是没有机会。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诗。首句“东庐旧筑翠微间”,说明诗人曾经有一段隐居的生活。第二句“望里烟霞日夕还”,描写了他在东篱眺望远处青山景色,夕阳西下时仍觉得青山如在眼前的景象。“几度欲归归未得”
这首诗共十句,每句都是独立的小节,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1-2句:“六代繁华有中兴,浇愁倾尽酒三升。画船箫鼓春如海,便逐东风到秣陵。” 注释:六代指古代历史上的六个朝代,这里指的是秦淮河的繁华时期。“中兴”表示恢复或振兴。“浇愁”是消愁的意思。“酒三升”形容喝了很多酒,可能因为饮酒过多而感到有些醉意。“画船箫鼓”形容船只上的音乐和舞蹈,非常热闹。“春风如海”形容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丽
【注释】 1. 銮舆:皇帝的车驾。 2. 十二羽林:指禁军,羽林将军是十二卫之一,掌领羽林军。雕辇:雕画的车子。后:皇后。 3. 三干犀甲:指军队中精锐的部队,千为一千。 4. 招摇: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古代以之为旄首。 5. 华盖:皇帝仪仗中的伞盖。 6. 脱臂:比喻鹰击长空,不惧险阻。霜距:用白羽装饰的箭。 7. 龙鳞乍晃:形容旌旗迎风摇曳的样子。云霄上:指天空。 8. 虎旅:指军队。同趋
诗的逐句释义 1. 大雅扶轮力不疲,频开盛会继南皮。 - “大雅”指的是高尚、典雅的品格或行为,“扶轮”意味着引领、推进,而“力不疲”则表示不懈的努力。这里表达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不断追求高境界的决心和毅力。 - “频开盛会”指频繁举办盛大的活动,“继南皮”暗指历史上著名的南派书画家王洽(南皮)的艺术风范。这两句表明诗人致力于传承并发扬南派的艺术特色。 2. 论交我愧非东野,知己君诚似退之。
谒项王庙 - 项王祠枕长江水,拔山气沸惊涛起。阴森白昼啼鼪鼯,萧瑟西风黯菰米。 - 座傍乌骓伏不鸣,余怒犹欲乘云腾。想像悲歌出垓下,可怜遗恨迷阴陵。 - 英雄坎壈识天意,失路东归亦何泽。万户轻身赠故人,一死何颜见义帝。 - 往事东流逝不回,雌雄壁垒空尘埃。君不见下相城头望丰沛,樵歌暮上歌风台。 注释: 1. 【项王祠堂】在长江边,背靠着雄伟的山脉,气势如虹,让人心潮澎湃。 2.
注释: 谁家横玉笛到深宵,吹出关山最不聊。一样触人身世感,渐离筑与伍员箫。 闻笛:指听到笛声。 谁家:何人家。横玉:横置的玉制乐器,即横笛,古代军中乐器,用以奏乐。 到深宵:到了深夜。 吹出关山最不聊:指在关山之外吹起笛声来,最为悲凉。 一样触人身世感:一样的触动了人的身世之感。 渐离筑与伍员箫:渐离,战国时楚国的著名将领,善于击筑(打击乐器)。伍员,指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注释】 一年一度:每年一次 填桥:鹊鸟筑巢。七夕,即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 欢会佳期:欢聚美好的时光。 寄语女郎休懊恼:告诉姑娘不要烦闷苦恼。 死别:指夫妻或情侣之间因故离别。 魂销:悲痛至极而心如刀割。 【赏析】 《七夕》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诗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美好祝愿。全诗意脉贯通,结构紧凑,意境深远。以下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以及语言风格。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注意要理解诗歌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最后再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本题要求逐句释义并赏析,注意先注释诗中的重点词句,然后分析其含义。 “闻道中原逐鹿忙”,中原指中原大地,即黄河中下游地区。逐鹿指争夺帝位。诗人听到中原地区争夺帝位的消息后,感到十分忙碌不安。
张素秋是清代的诗人。下面从多角度展开对张素秋的介绍,包括他的生平、作品、艺术成就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1. 基本信息 - 名字与籍贯:张素秋,字素秋,为清代诗人,其真实姓名及具体的出生地尚未有确切记载。他生活在清朝,一个文学极为繁荣的时代。 - 词人身份:张素秋不仅以其诗歌而著称,还被认为可能涉猎过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在清代词坛上,他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2. 生平背景 - 家族背景
曹尔堪是明末清初的文人,其生平与作品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关于曹尔堪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曹尔堪(1617—1679),字子顾,号顾庵,浙江嘉兴人,华亭(今上海松江)籍。他是柳洲词派的领军人物。柳洲指的是明末嘉善一带,这一地区后来成为清朝的文化中心之一。曹尔堪不仅因其诗词而著称,还是一位进士出身,顺治九年(1652年)考中进士,博学多闻。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柳洲词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