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横玉到深宵,吹出关山最不聊。
一样触人身世感,渐离筑与伍员箫。

注释:

谁家横玉笛到深宵,吹出关山最不聊。一样触人身世感,渐离筑与伍员箫。

闻笛:指听到笛声。

谁家:何人家。横玉:横置的玉制乐器,即横笛,古代军中乐器,用以奏乐。

到深宵:到了深夜。

吹出关山最不聊:指在关山之外吹起笛声来,最为悲凉。

一样触人身世感:一样的触动了人的身世之感。

渐离筑与伍员箫:渐离,战国时楚国的著名将领,善于击筑(打击乐器)。伍员,指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此处用他们的故事来比喻笛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通过闻笛这一动作,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笛声传来的情景,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情景的感慨之情。

诗的前两句以“闻笛”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在这个夜晚中,有一支横置的玉笛从何人家传来,它在寂静的夜空中发出凄婉的声音,仿佛是来自边关的战士在吹奏。这两支笛声虽然来自不同的地点,但却有着相似的情感——它们都触动了人的命运和身世之感。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

诗的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此情景的感慨之情。诗人看到这支横置的玉笛在夜晚中发出的声音,不禁想起了战国时期楚国的将领伍子胥和伍员的事迹。这两个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至今。而如今,这支横置的玉笛却成了他们的化身,它似乎在诉说着他们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孤独。因此,诗人不禁感到一种深深的惋惜和哀叹。

这首诗通过对闻笛这一行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之情。这种情感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反思。而诗中的横置的玉笛则成为了诗人表达这种情感的重要象征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