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中原逐鹿忙,连天烽火起萧墙。
乍收铁道为官业,忽报城都作战场。
倡首何人除弊政,倾心举国立新章。
兴衰毕竟因时异,眼看曼殊国祚亡。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以及语言风格。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注意要理解诗歌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最后再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本题要求逐句释义并赏析,注意先注释诗中的重点词句,然后分析其含义。
“闻道中原逐鹿忙”,中原指中原大地,即黄河中下游地区。逐鹿指争夺帝位。诗人听到中原地区争夺帝位的消息后,感到十分忙碌不安。
“连天烽火起萧墙”,连天烽火:指连绵不绝的战火。起萧墙:指战争从内部开始。诗人在听到中原地区争夺帝位的消息后,想到战争是从内部开始的,心中不免担忧。
“乍收铁道为官业,忽报城都作战场”,乍收铁道:突然收取了铁路作为国家产业。忽报城都:忽然传来了京城被围的消息。诗人听到中原地区争夺帝位的消息后,想到战争将从内部开始,心中不免担忧。
“倡首何人除弊政,倾心举国立新章”,倡首:发起,带头。除弊政:清除弊病的政治。倾心:全心全意地。举国:全国。诗人听到中原地区争夺帝位的消息后,认为应该有人能够铲除弊端,为国家制定新的方针。
“兴衰毕竟因时异,眼看曼殊国祚亡”,兴衰:兴盛和衰微。因时异:由于时代不同而不同。曼殊:唐朝皇帝李显的年号。国祚:国家的命运。诗人听到中原地区争夺帝位的消息后,觉得国家的兴衰变化是由于时代不同而不同,看着大唐王朝走向衰亡。
【答案】
译文:
听说中原大地正在争夺帝位,到处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刚刚收回铁路,把它当成国家产业,忽然传来京城被围的消息,形势急转直下。是谁能铲除弊政,为全国制定新的方针?兴衰变化是由于时代不同而不同,眼看着大唐王朝走向衰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听到中原地区正忙于争夺帝位,烽烟四起后所作。诗人通过描写中原大战乱的局势,表达了对中原地区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表现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