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安徽歙县人,字俪笙,一字怿嘉。
曹文埴子。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纂修《会典》、《实录》、《河工方略》、《全唐文》、《明鉴》等,都任总裁。
服官五十余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以小心谨慎,深受朝廷信赖。
三任学政,四典乡会试,衡文惟遵功令,不取淹博有才气之士。
殿试时必预校阅,严于疵累忌讳,遂成风气。
卒谥文正。
生卒年:1755-1835
清安徽歙县人,字俪笙,一字怿嘉。
曹文埴子。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纂修《会典》、《实录》、《河工方略》、《全唐文》、《明鉴》等,都任总裁。
服官五十余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以小心谨慎,深受朝廷信赖。
三任学政,四典乡会试,衡文惟遵功令,不取淹博有才气之士。
殿试时必预校阅,严于疵累忌讳,遂成风气。
卒谥文正。
生卒年:1755-1835
【解析】 1 帝命(皇帝命令)汝作士(任命你为士人):指任命你为士人,即做官。 2. 惟明克久:只有明智才能长久。 3. 天锡公纯嘏(guǎ),俾寿而康:上天赐予您纯厚的福禄,使您长寿又安康。 4. 释义:皇帝命令你做官,只有明智才能长久;上天赐给你纯厚的福禄,让你长寿又安康。 5.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陈若霖的祝贺之情,希望他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
【注释】 白发:指年迈的白发。簪:古代的一种冠饰,用玉、竹等制成。三朝元老:指元朝开国功臣。黄河如带:形容黄河弯曲曲折。六管宣防:泛指治理黄河水患之事。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写诗人对吴璥之颂扬和对其政绩的期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贤能之士的赏识。 首句“白发盈簪”,以夸张手法写吴璥年纪已高,地位崇高,为官多年。第二句“凡内外将相公卿,咸识三朝元老”,则突出他不仅在朝廷有威望
诗句解析 1 峨峨天封观,屹屹嵩阳宫。:描述的是高大雄伟的天封观和嵩阳宫。 2. 怒涛声沸沸,偃盖圆童童。:形容声音如同波涛般汹涌,且树冠茂密。 3. 拿云攫雨恣奇怪,老皮张展横晴空。:描绘树木强大到能拿云捉雨,以及其苍老的树皮张开遮挡天空的景象。 4. 大者根坚介于石,小者枝舞神如龙。:描述大树根部深固如石,而细小的枝条则似神龙飞舞。 5. 独惜三株火其一,不然鼎足而峙天之中。
过苏斋师寓斋感赋 空庭寥落梦吟魂,每过潸然渍涕痕。 昔侍门墙呼老友,今趋第宅对孤孙。 可能点笔神光护,只有遗书手泽存。 石墨楼高回首望,尽教腹痛向黄昏。 注释 1. 苏轼(1037~1101),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被尊为文坛巨匠、诗坛领袖。 2. 苏斋:指苏轼的书房。 3. 门墙:指孔子的弟子们聚集的地方,此处借指老师。 4. 老友:旧时结交的朋友,这里特指苏轼的弟子或学生。 5. 第宅
过苏斋师寓斋感赋 当年诗境是诗坛,多少人来剑铗弹。 恩怨谁堪追侠烈,炎凉何意到儒酸。 五千文字撑肠易,八百孤寒下泪难。 苏米斋中悲寂寞,残编散帙孰重刊。 注释: - 当年诗境是诗坛:指曾经的诗人在诗坛上留下了辉煌的成就与影响。 - 剑铗弹:古代文人常用剑和琴自喻,表示高洁的志向和不羁的性格。 - 恩怨谁堪追侠烈:表达对那些英勇侠义之人的怀念与感慨,他们的行为值得后人追思。 - 炎凉何意到儒酸
【注释】 渐:渐渐。轩举:高扬。揽镜:端详自己的面容。 生:产生。心知:心中明白,但嘴上不说。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人渐渐变得憔悴了,壮志高扬。端详面容忽然愁绪产生,心中明白,却说不出口。诗中以“渐憔悴”写自己容颜的变化,而以“壮志犹轩举”写自己壮志不减,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揽镜忽愁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清安徽歙县人,字俪笙,一字怿嘉。 曹文埴子。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纂修《会典》、《实录》、《河工方略》、《全唐文》、《明鉴》等,都任总裁。 服官五十余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以小心谨慎,深受朝廷信赖。 三任学政,四典乡会试,衡文惟遵功令,不取淹博有才气之士。 殿试时必预校阅,严于疵累忌讳,遂成风气。 卒谥文正。 生卒年
张岳龄(1818-1885)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字子衡,号铁瓶道人,是湖南平江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丰富的政治与文化活动,对清代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位清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1. 个人背景: 张岳龄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学渊源深厚,博览群书,精通经籍和诗词歌赋。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还积极参与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活动,担任过官职,如按察使等职位。 2
“我不知道”。 清代诗人张之万,字子青,号銮坡,是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他不仅是一位晚清大臣,同时也是著名的书画家,其诗作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清安徽歙县人,字俪笙,一字怿嘉。 曹文埴子。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纂修《会典》、《实录》、《河工方略》、《全唐文》、《明鉴》等,都任总裁。 服官五十余年,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以小心谨慎,深受朝廷信赖。 三任学政,四典乡会试,衡文惟遵功令,不取淹博有才气之士。 殿试时必预校阅,严于疵累忌讳,遂成风气。 卒谥文正。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