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诗境是诗坛,多少人来剑铗弹。
恩怨谁堪追侠烈,炎凉何意到儒酸。
五千文字撑肠易,八百孤寒下泪难。
苏米斋中悲寂寞,残编散帙孰重刊。
过苏斋师寓斋感赋
当年诗境是诗坛,多少人来剑铗弹。
恩怨谁堪追侠烈,炎凉何意到儒酸。
五千文字撑肠易,八百孤寒下泪难。
苏米斋中悲寂寞,残编散帙孰重刊。
注释:
- 当年诗境是诗坛:指曾经的诗人在诗坛上留下了辉煌的成就与影响。
- 剑铗弹:古代文人常用剑和琴自喻,表示高洁的志向和不羁的性格。
- 恩怨谁堪追侠烈:表达对那些英勇侠义之人的怀念与感慨,他们的行为值得后人追思。
- 炎凉何意到儒酸:意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使人感到世事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
- 五千文字撑肠易:形容阅读大量书籍对消化系统的压力很大,暗示知识的浩如烟海。
- 八百孤寒下泪难:形容经历艰苦生活或情感压抑时,泪水难以止住。
- 苏米斋中悲寂寞:指曹振镛居住的书房名为“苏斋”,这里可能寄托了他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在的孤独。
- 残编散帙:形容书卷散乱,书籍被遗忘或损坏。
赏析:
《过苏斋师寓斋感赋》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曹振镛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曹振镛以其谨慎的态度和对文学的深厚造诣而闻名,此诗也体现了他对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创作背景,从而更全面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