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浙江钱塘人,字元颖,晚号山舟,自署不翁、新吾长翁。
梁诗正子。
乾隆十二年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授编修。
累迁侍讲,以忧归,不复仕。
工书法,少学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纯任自然,为当世独绝。
有《频罗庵遗集》、《集杜》、《直语补證》等。
生卒年:1723-1815
清浙江钱塘人,字元颖,晚号山舟,自署不翁、新吾长翁。
梁诗正子。
乾隆十二年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授编修。
累迁侍讲,以忧归,不复仕。
工书法,少学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纯任自然,为当世独绝。
有《频罗庵遗集》、《集杜》、《直语补證》等。
生卒年:1723-1815
【注释】 顾可久祠联:顾可久,字子直,北宋时人,曾任监察御史。锡谷四谏之冠:西汉时,有四位直言进谏的大臣,被称为“四谏”,即张敞、王章、杜延年、魏相。他们敢于犯颜苦谏,为汉宣帝所重用。 碧山十老:南宋时期,有十位名士隐居在碧山之中,其中以杨简和谢枋得最为著名。他们反对当时朝廷的昏庸腐败,坚持自己的节操,不与当世权贵同流合污,因而被后人称为“碧山十老”。 【赏析】 此联出自于宋代顾可久祠联
诗句释义: 1. 朝无谏草:在朝廷中没有建议的草稿。 - "朝":指朝廷。 - "谏草":古代官员上奏时所写的奏章。 - 整句意为在朝廷中没有提出任何建议或意见。 2. 家有赐书:家中有皇帝赏赐的礼物。 - "家":指自己的家庭。 - "赐书":皇帝赐予的书籍或诏书。 - 整句意为在家中收到皇帝的赏赐书籍或诏书。 3. 卅载清声光简册:三十年来,他的声望清高,名声传遍了简册(指官府档案)。
【注释】 贺博罗苏明府寿联:为祝贺博罗(今广东省罗定市)县令苏明府的生辰而作的祝寿对联。 会翻李委南飞曲:《汉书·司马相如传》:“天子居未央宫,使使者持节,诏将军李广利,发属国玄菵、宛马、騊駼、貙狐万五千,欲发归国。”又载:“是时,天风大至,羽书暴起,此皆胡人之获禽者。言其得禽之速也。”李广利南征匈奴凯旋回朝,汉武帝命乐人作《李夫人》歌,“愿为双黄鹄,衔取紫霓旌”。后用“李委”指代李广利。
【解析】 题干要求对诗句“楹联”进行赏析,注意要抓住诗句的关键词来分析,如“能受苦”、“方为志士”,其中“能吃苦”指的是“能承受艰苦”;“方为志士”指“才称得上英雄”。而“肯吃亏”指的是“不计较得失”,“不是痴人”指的是“不傻”。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能够忍受艰苦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甘愿吃亏的人不是愚蠢之人。 注释:①楹联,指挂在门上的对子。②志土,指有志气、有抱负的人。③痴
【注释】 葛林:指寺院,禅宗的修行处。 德(dé)行:品德行为;高妙:高超,美妙。 容止:指人的仪态举止。可法:值得效法。 威仪齐整:指仪态庄严,整齐划一。 器钵(bō):指僧钵,僧人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无声:没有声响。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寺院禅院中僧人的品德修养与仪态举止的。诗中用“德行高妙”来赞扬僧人的品德之高,以“容止可法”来赞赏他们的仪态之好,用“威仪齐整”来形容他们的仪态之严整
注释: 履舄殿庭千叟上:履(luò)着鞋子的鞋,比喻地位高。 台光角亢两星间:角亢是二十八宿中的两颗星,这里指代天上的星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宏大的景象来祝愿寿星姚宗伯。首句“履舄殿庭千叟上”意味着寿星的脚下有无数长寿的人在行走,形象地表达了寿星的尊贵地位和长寿的美好祝愿。 第二句“台光角亢两星间”则描绘了天空中明亮而辉煌的景象,其中角、亢是二十八宿中的两颗星
注释: 螭坳(chī āo):指山峰弯曲之处。 旧齿:年老的牙齿。 符天寿:符合上天赋予长寿的意思。 雁塔新题:指在佛塔上题写诗文。 冠佛名:戴上佛家的称号。 赏析: 这首诗是祝贺嵇璜八十大寿的一副对联。上联“螭坳旧齿符天寿”以比喻的手法,把“天寿”二字嵌入到对联的意境当中,形象地表达了对嵇璜八十寿辰的美好祝愿。下联“雁塔新题冠佛名”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佛塔题诗的场景
注释:东方先生善于说笑,南极老人应当长寿。 赏析:这首寿诗用词典雅,意境高远。“东方先生”指赵公明,他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善解人意,诙谐风趣;“南极老人”指南极仙翁,他是道教神话中的长生不老之神。此联以幽默的笔调祝寿,既体现了主客双方的身份地位,又表达了对南极仙翁的崇敬之情
【注释】 万卷:指读书之多,形容学识渊博。编成:整理成。群玉府:指翰林学士院。大罗天:指天上最高的天宫。 【赏析】此句是赞美纪昀学识渊博、官位高升的诗句,用“群玉府”和“大罗天”作喻,以显示其学问之深
注释:苍生于此,自有其命运,这是命中注定的事;儒者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苍生的关怀和对儒者的期待。诗人认为苍生的命运是由天意决定的,而儒者则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仁爱之心和担当精神
许虬是清代著名的诗人。 字天玉、一字星庭,号铁堂,又号天海山人。他是福建省福州侯官(今福州)人,生于1614年或1624年。许虬的诗才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不受当时流行的“裁红剪绿”等浅斟低唱内容的影响,而是有登山临水、吊古怀今等多方面的内容
清代诗人梁松年是一位多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文等多种体裁。 梁松年是清代番禺人,字梦轩、栀轩,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他的诗集《心远小榭诗集》收录了其诗歌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诗词,如《初秋杂咏》等,这些作品在内容上或描写自然景象,或抒写个人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章锡明是清代的诗人,他的诗作包括了送别、劝学等多种题材。 章锡明生于清朝,字诚昉,是诸生(一种传统的读书人身份)。他的生活和文学成就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与心路历程,其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感慨,也蕴含了对时事的深切关注。以下是关于章锡明的介绍: 1. 生平经历:章锡明在年轻时归隐于家乡,后因种种原因返回城市生活,这种“梓里归来”的生活转变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反映。他的一生充满了变迁
清浙江钱塘人,字元颖,晚号山舟,自署不翁、新吾长翁。 梁诗正子。 乾隆十二年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授编修。 累迁侍讲,以忧归,不复仕。 工书法,少学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纯任自然,为当世独绝。 有《频罗庵遗集》、《集杜》、《直语补證》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