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玉,原名许虬,清代诗人
许虬是清代著名的诗人。
字天玉、一字星庭,号铁堂,又号天海山人。他是福建省福州侯官(今福州)人,生于1614年或1624年。许虬的诗才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不受当时流行的“裁红剪绿”等浅斟低唱内容的影响,而是有登山临水、吊古怀今等多方面的内容。
天玉,原名许虬,清代诗人
许虬是清代著名的诗人。
字天玉、一字星庭,号铁堂,又号天海山人。他是福建省福州侯官(今福州)人,生于1614年或1624年。许虬的诗才在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不受当时流行的“裁红剪绿”等浅斟低唱内容的影响,而是有登山临水、吊古怀今等多方面的内容。
天池山访元叹门榜落木庵为寒河谭子笔 落木庵中卧老禅,寒河风雅笔如椽。 垂来白发耽高隐,散尽黄金忆少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池山拜访元叹门时的景象和感受,以及他对于生活和历史的思考。诗中提到“落木庵”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静下心来自我反思。而“寒河风雅笔如椽”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手中的笔犹如椽木般粗壮有力,象征着其文笔的锐利和力量。 诗中的“垂来白发耽高隐”,表现了一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河西关 去国何曾隔绛霄,幽燕襟带古迢遥。 尾箕斜绾星千里,恒卫中分水二条。 铁笛漫惊龙塞月,玉钗春怨凤城箫。 还将清啸凭酬对,南北音书任寂寥。 注释: 1. 河西关:指的是河西走廊的关卡,是古代中国西北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 2. 去国何曾隔绛霄:表达了作者离别故国时的心情,即没有隔阂地离开京城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因为诗人认为他的离去并不遥远。 3. 幽燕襟带古迢遥:形容北方边境地区历史悠久
诗句释义: 1. “紫电飞驰尽锦袍”:形容战场上剑光闪耀,战士英勇无比。紫电是古代传说中的宝剑,飞驰是指剑光快速移动,锦袍是华丽的战服。 2. “悲风猎猎下城壕”:悲风呼啸,声音大而凄凉,城壕即城墙下面的护城河,猎猎指风声如猎猎的马嘶。 3. “夜闻北里歌声合”:在寒冷的夜晚,听到了北方妓院中的歌声。北里可能指北京或其他地方的妓院。 4. “晓望南云杀气高”:早晨起来
诗句解释: 1. “荆蛮忽聚四方豪” - 描述了荆蛮突然集结成为四方的豪杰。 2. “睥睨城西幕府高” - 形容城西的军帐显得高傲,对周围的环境形成一种压迫感。 3. “蹴鞠摴蒱方合阵” - 描述蹴鞠和抛石机等军事器械已经准备好进行战斗或策略布局。 4. “竹头木屑有分曹” - 比喻军中将官和士兵各自占据不同的地位和职责,就像竹头和木屑一样各有其位。 5. “清商莫奏湘君曲” -
【注释】 万圣山:即峨眉山。 勾漏:古地名,在今广东。 绛雪:指红霞。 峨眉:即峨眉山。 “长依玉露盘”:比喻山高耸入云。 穿花麋角暖:比喻山中景色宜人。 巢树鹤裳寒:比喻山中寒冷。 帘卷:指云雾缭绕。 清光:清亮的月光。万古传:代代相传。 【赏析】 此诗描绘了峨眉山的雄伟与美丽,以及峨眉山四季分明、景色各异的特点。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峨眉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 ①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濒临长江。传说唐代诗人崔颢曾在此题诗《黄鹤楼》留名。②鹦鹉洲: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西南的长江南岸,因洲形似鹦鹉而得名。③三湘:指湖南的湘江、资水和沅水。④烽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燃放的烟火,此处比喻战乱。⑤荆门镇: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西北,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⑥陶侃垒:陶侃曾任荆州刺史,他在此地修筑了许多防御工事。⑦吕蒙营:吕蒙曾任荆州刺史
【注释】吴阊:今苏州市。春树春江雨色微:春天的景色和细雨笼罩着江南一带,使人感到凄凉。游子:离家在外的人。谁怜:可叹。亲渐老:指自己父母年岁已高。无家止有国堪依:国家虽大,但无家可归,令人心酸。青萍:古剑名。夜中发出青色光芒,故称“青萍”。两鬓非:指自己的头发花白。还忆:仍想。长安:即今西安。同跃马:一同骑马打猎。极边:边远地区。樵悴:形容人因劳累而憔悴。揽:携带。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
折杨柳歌三首 【其一】 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 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 译文:柳条有三丈长,明天是清明时节。江南的小姑娘小孩子们,采集柳条制作流苏结。 注释:柳条、流苏结:都是古代女子在清明节时制作的饰品。 赏析:“清明时节雨纷纷”,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们通常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而“折柳赠远”则是古人表达思念之情的一种方式,因为柳树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所以用柳条作为礼物
落木庵中卧老禅,寒河风雅笔如椽。 垂来白发耽高隐,散尽黄金忆少年。 十亩秋茶新雨后,半山霜蕨夕阳边。 开元天宝诗亡后,欲问人间寡和篇
清代诗人梁松年是一位多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涵盖了诗、词、文等多种体裁。 梁松年是清代番禺人,字梦轩、栀轩,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他的诗集《心远小榭诗集》收录了其诗歌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诗词,如《初秋杂咏》等,这些作品在内容上或描写自然景象,或抒写个人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许栎是清代诗人,字天玉、一字星庭、号铁堂,别号天海山人。 许栎的诗作题材广泛,不受当时流行的内容局限,包括登山临水、吊古怀今、羁旅思情、祖饯伤别、友朋赠答等多种类型。他游历了许多地方,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章锡明是清代的诗人,他的诗作包括了送别、劝学等多种题材。 章锡明生于清朝,字诚昉,是诸生(一种传统的读书人身份)。他的生活和文学成就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与心路历程,其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感慨,也蕴含了对时事的深切关注。以下是关于章锡明的介绍: 1. 生平经历:章锡明在年轻时归隐于家乡,后因种种原因返回城市生活,这种“梓里归来”的生活转变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反映。他的一生充满了变迁
清浙江钱塘人,字元颖,晚号山舟,自署不翁、新吾长翁。 梁诗正子。 乾隆十二年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授编修。 累迁侍讲,以忧归,不复仕。 工书法,少学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纯任自然,为当世独绝。 有《频罗庵遗集》、《集杜》、《直语补證》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