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华,原名程畹,清代诗人
清代诗人程畹,字星华、瑞屏,别署珂雪头陀、瑞头陀,是清代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其作品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方面。下面将介绍一些他的诗词:
《避寇由甘泉公道桥至东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描绘了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战争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的“国殇顷刻犹交臂,襁负何人敢息肩”、“欢呼忽听来飞将,一战功成万口传”等句,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题李小湖廷尉师好云楼诗集》:这首诗通过对李小湖诗集的题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文学价值的深刻认识。诗中批评了当权者只知歌功颂德,缺乏直言敢谏的勇气,如白居易、杜甫那样的贤才在朝廷中难觅。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正直人士的呼唤。
《口占》: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艰难时期的心境。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乱世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的“于世真无补,飘零赘此身”、“自然消意气,何处著经纶”等句,透露出诗人的悲凉和对未来的迷茫。
《题李小湖廷尉师好云楼诗集后》:这首诗是对李小湖诗集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看法。诗中批评了当时流行的文学风气,认为诗歌不应仅为歌功颂德,而应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疾苦。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社会功能和责任的认识。
程畹的诗作不仅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感受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的诗词不仅是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记录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