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真无补,飘零赘此身。
自然消意气,何处著经纶。
有梦翻愁夜,无花懒过春。
对人常默默,龙性亦能驯。
【注释】
于世真无补:于世,对世事。真,的确;无补,毫无益处。
飘零赘此身:飘零,飘荡不定,形容生活不稳定。赘,多余。这里用来形容作者自己漂泊不定的一生。
自然消意气:自然,当然;消,消磨;意气,志向和气概;消意气,即消磨志向和气概。
何处著经纶:经纶,指治国之才,治理天下的本领;著,显露;经纶,即施展才华。
有梦翻愁夜,无花懒过春:有梦,指有抱负或理想;翻愁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而愁闷;无花懒过春,没有花儿陪伴,懒得过春天。
对人常默默,龙性亦能驯:默默地对人,指沉默寡言;龙性,指龙的本性,比喻人的性格刚强、正直不屈;驯,驯服,这里比喻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性格,保持冷静沉着。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诗作。诗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后,深感自己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施展,因而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抒发内心感受的诗歌。
首联“于世真无补,飘零赘此身。”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能为力的悲愤心情。诗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在世间没有任何意义,如同一个多余的赘物一般,既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这种失落感与无助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颔联“自然消意气,何处著经纶。”则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人认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磨殆尽,现在想要施展才能已经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舞台了。这种挫败感让诗人感到无比的痛苦和孤独。
颈联“有梦翻愁夜,无花懒过春。”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无法入睡的情景以及春天时分对花朵的冷漠态度。这两句诗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夜晚,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迷茫;而在春天的时候,他又觉得身边没有花儿陪伴,连出门赏花的兴趣都没有了。这种孤寂和无聊的情绪让诗人更加感到人生的无常和空虚。
尾联“对人常默默,龙性亦能驯。”则展现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尽管他常常默默地面对他人,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他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种坚韧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正是诗人所追求和珍视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