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飞草长太无情,百感多于静处生。
未死岂甘忘骨肉,有生何苦负聪明。
处囊壮志应无用,跃冶文心不肯平。
蜗角只今余一笑,向来容易说功名。
【注释】
花飞草长:形容自然景象。花开花谢,草木荣枯。无情:指不关心世事。
百感多于静处生:指内心活动很多。
未死岂甘忘骨肉:意谓人还未死,岂能忘记亲人骨肉之情?
有生何苦负聪明:意思是活着的时候,何必要辜负自己天生的聪明才智呢?
处囊壮志应无用:意为抱负很大,但处境很艰难,壮志难酬。
跃冶文心不肯平:意为文学创作的热情高,但文章不能平直地表达出来。
蜗角只今余一笑:蜗牛角上,尚有剩余的空间供人们欣赏,我如今却只能对这蜗角之争一笑置之了。
向来容易说功名:以前人们常说功名利禄。
【译文】
花朵飘落草叶渐黄,大自然的景物变化太快;心中感慨太多,常常是在静坐时产生。
还没去世怎能忘掉亲人?活着的时候,有什么理由辜负自己的聪明才智呢?
处境艰难,壮志难酬。文学创作的热情很高,但文章不能平直地表达出来。
如今只能对蜗角之争一笑置之了。
过去人们经常说功名利禄,其实这些都是虚妄的。
【赏析】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公元1205年(乾道九年)春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生坎坷、报国无门的愤懑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规整,音调和谐。开头四句写诗人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叹;中间四句写壮志难酬,人生苦短的感慨;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看法,表现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花飞”到“有生”,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外及内,把诗人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情沉痛而深刻。全诗以议论为主,语言质朴明快,一气呵成,读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此诗为陆游晚年所作,其内容反映了他一生忧国忧民的复杂感情,表现了他至死不忘“北定中原”这一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