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畹
诗句解释: 1. 螳勇晋文避,蛙怒越王式。 —— “螳”比喻自大,“蛙”比喻小人物。晋文王(司马昭)因猜忌他人而避免与其争斗,越王勾践因激怒敌人而失败。 2. 军麾满天下,壮士亦间出。 —— “军麾满天下”表示军队遍布各地,“壮士亦间出”表示虽然有英勇的人,但不经常出现。 3. 巧迟非所钦,拙速安可得。 —— “巧迟”指做事迟缓,“拙速”指做事迅速,两者都不是值得尊敬的。 4. 垂成厄虎将
【注释】 1. 避寇:躲避敌人。2. 公道桥:地名,在甘泉县。3. 国殇:指战死的将士,这里泛指为国家牺牲的人。4. 襁负:背负。5. 长策:长远的计策。6. 欢呼:指战争结束,百姓欢喜的欢呼。7. 飞将:指霍去病,西汉名将,以勇敢善战而著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和四年(809年)从军长安途中所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从军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战争、对国家、对未来的忧虑和思考
延陵十字碑歌 这首诗是明代杨循吉的《延陵十字碑》一诗。这首诗以“碑”为题,通过描绘延陵十字碑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百态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 凡事传信休传疑,请各试观十字碑。 有吴君子延陵垂,人虽往矣墓在斯。 篆法敦古书者谁,天遗一老何能辞。 翱翔鸾凤蟠蛟螭,夕阳丰草蹲熊罴。 想见大笔濡淋漓,游夏袖手从旁窥。 南游不到非支离,铭幽刻石远致之。 帖小碑大临摩歧,君子季子无殊规。
【注释】 于世真无补:于世,对世事。真,的确;无补,毫无益处。 飘零赘此身:飘零,飘荡不定,形容生活不稳定。赘,多余。这里用来形容作者自己漂泊不定的一生。 自然消意气:自然,当然;消,消磨;意气,志向和气概;消意气,即消磨志向和气概。 何处著经纶:经纶,指治国之才,治理天下的本领;著,显露;经纶,即施展才华。 有梦翻愁夜,无花懒过春:有梦,指有抱负或理想;翻愁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而愁闷
【注释】 花飞草长:形容自然景象。花开花谢,草木荣枯。无情:指不关心世事。 百感多于静处生:指内心活动很多。 未死岂甘忘骨肉:意谓人还未死,岂能忘记亲人骨肉之情? 有生何苦负聪明:意思是活着的时候,何必要辜负自己天生的聪明才智呢? 处囊壮志应无用:意为抱负很大,但处境很艰难,壮志难酬。 跃冶文心不肯平:意为文学创作的热情高,但文章不能平直地表达出来。 蜗角只今余一笑:蜗牛角上
题李小湖廷尉师好云楼诗集 叔世大有患,忧国惟书生。 达官习忌讳,拱手颂升平。 朝无白香山,野无杜少陵。 巍巍天门开,隆隆期同升。 诗篇及时事,黑白终分明。 于己有弗便,于人多见憎。 所以顷刻间,出处异性情。 夫子早归田,傲骨余棱棱。 江湖志廊庙,发语皆血诚。 至言使人服,罪言使人惊。 谁言蠡测小,大海深可凭。 贱子喜吟哦,寒瘦愧郊岛。 俗学能累人,读书苦不早。 春花一过时,往往不如草。
凡事传信休传疑,请各试观十字碑。 有吴君子延陵垂,人虽往矣墓在斯。 篆法敦古书者谁,天遗一老何能辞。 翱翔鸾凤蟠蛟螭,夕阳丰草蹲熊罴。 想见大笔濡淋漓,游夏袖手从旁窥。 南游不到非支离,铭幽刻石远致之。 帖小碑大临摩歧,君子季子无殊规。 阳冰变化碑所基,欧阳集古湖游移。 圣贤欣合沦肝脾,泰伯至德人不知。 幽光阐发惟宣尼,季札一脉非旁枝。 让乃家法孙能为,祸福得失天维持。 一毫计较公变私
叔世大有患,忧国惟书生。 达官习忌讳,拱手颂升平。 朝无白香山,野无杜少陵。 巍巍天门开,隆隆期同升。 诗篇及时事,黑白终分明。 于己有弗便,于人多见憎。 所以顷刻间,出处异性情。 夫子早归田,傲骨余棱棱。 江湖志廊庙,发语皆血诚。 至言使人服,罪言使人惊。 谁言蠡测小,大海深可凭。 贱子喜吟哦,寒瘦愧郊岛。 俗学能累人,读书苦不早。 春花一过时,往往不如草。 兵戈四方动,玉石无丑好。
镫火湖干别有天,风声鹤唳总茫然。 国殇顷刻犹交臂,襁负何人敢息肩。 每到穷途思致命,绝无长策且愁眠。 欢呼忽听来飞将,一战功成万口传
清代诗人程畹,字星华、瑞屏,别署珂雪头陀、瑞头陀,是清代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其作品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方面。下面将介绍一些他的诗词: 1. 《避寇由甘泉公道桥至东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描绘了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战争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的“国殇顷刻犹交臂,襁负何人敢息肩”、“欢呼忽听来飞将,一战功成万口传”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