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原名舒位,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65,卒于公元1815
清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
乾隆五十三年举人。
家贫,游幕为生。
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
时勒保以镇压苗民在黔,赏其才识,常与计军事。
勒保调四川为经略,镇压白莲教军,招之往,以母老路远辞归。
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为诗专主才力,每作必出新意。
亦善书画。
有《瓶水斋集》及杂剧数种。
生卒年:1765-1815
立人,原名舒位,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65,卒于公元1815
清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
乾隆五十三年举人。
家贫,游幕为生。
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
时勒保以镇压苗民在黔,赏其才识,常与计军事。
勒保调四川为经略,镇压白莲教军,招之往,以母老路远辞归。
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为诗专主才力,每作必出新意。
亦善书画。
有《瓶水斋集》及杂剧数种。
生卒年:1765-1815
以下是《雨中登黄鹤楼》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直上三层阁: - “直上”表达了诗人直冲云霄的豪情壮志。 - “三层阁”则暗示了这座楼的高大与威严。 2. 全开八面窗: - “全开”描绘了窗户大开的情景,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感。 - “八面窗”可能意味着楼阁的设计独特,或是为了采光、通风的需要。 3. 乾坤工远势: - “乾坤”通常指代宇宙,这里可能是指楼阁高耸入云,气势宏伟
卧龙冈作四首 其一 到此横拖一道冈,茅庐开出古南阳。 平生交有崔徐在,王佐才非管乐当。 抱膝终成名士累,鞠躬始感受恩长。 何如决计招偕隐,庑下分明有孟光。 注释: - 卧龙冈:指四川的卧龙山,是诸葛亮曾经隐居的地方。 - 草庐:指诸葛亮曾经居住的地方,位于南阳郡,又称“南阳草庐”。 - 崔徐:《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其中提到孔子认为颜回、子路二人可以担任“大夫”之位,而冉求
卧龙冈上,谈笑间已想定军山之策。 茫茫玉垒,变作浮云,其间王者如星辰般璀璨,天下英雄皆仰望使君之风范。 创业艰难,自知难两立。使君早有定见,辍耕早已三分天下,成都八百株桑树,不及隆中手自耘之智与勤。 赏析: 舒位《卧龙冈作四首其二》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卧龙冈上的雄心壮志,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首句“谈笑巾韝想定军”,描绘了诗人轻松谈笑间就已想定军山之策
卧龙冈作四首其三 一面东风扫舳舻,荆襄形胜控成都。 昏姻失意千金赏,兵法倾心八阵图。 受禅台高终代汉,横江锁断并忘吴。 不堪白帝城边语,付与先生六尺孤。 译文: 春风拂面,船只顺流而下,荆襄的美景尽收眼底,它控制着四川盆地,是成都的重要屏障。 政治婚姻未能如愿,只能以千金之礼赠予佳人,然而心中却对兵法战术有着深厚的兴趣,八阵图成为其军事策略的典范。 受禅台高耸入云,象征着汉代的终结
【赏析】 《赠王昙联》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为酬和之作。李白与友人王昙联有一段交往的历史。据《唐才子传》记载,王昙联“少工草隶书,长工笔翰。尝从李白饮,赋五言诗曰:‘天台桃花灼灼然,王郎何事在人间’”。可见两人交情甚厚。 李白对昙联寄以很大的希望。诗的首句“菩萨心肠”,是说昙联具有佛家的慈悲之心;第二句“英雄岁月”,是说昙联有英雄豪气。第三句“神仙眷属”,是说他能如神仙般地生活
春雪 春天的雪花,无法积累,它们在空中轻盈飞舞,发出萧萧的声音。 风中摇曳的屋檐,似乎要被吹断,然而冰柱上还残留着晶莹的水珠,显得格外明亮。 深巷里晴天时,人们穿着双屐行走,高楼里夜晚时分,一盏烛火照亮了黑暗。 偶尔间,有人问起了米价,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后悔没有亲身耕作,为生活付出努力。 译文: 春天的雪花轻盈飘落,无法积聚,它们在空中飞舞,发出萧萧的声音。 风中摇曳的屋檐似乎快要折断
破被篇 读书万卷读不破,走入破被堆中卧。鸡既鸣矣凡几声,虱其间者凡几个。 译文:读书万卷却始终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最后只好躲在破被子中度过时光。当鸡已经叫了好一会儿了,但那些在破被里打盹的虱子却有好几个呢。 注释:破被,即破旧的被子,比喻学问上不能通达。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深陷在书堆中,却又无处安身,只能躺在破旧的被子中度过时光的情景
译文: 夏日炎热,偶然作诗一首:一蝇聚集在盘子上,整天找不到食物;一只蚊子飞入帷帐中,整夜无法安息。赶走它又回到原处,杀死它已无济于事。小人不在多,最终会误国,要当心,应该屏除腥膻之物,并且严加出入。 赏析: 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以苍蝇和蚊子为喻体,讽刺了那些只知贪财好利、忘恩负义的小人。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危害极大,足以误国害民。所以诗人主张要警惕这种人,必须屏除腥膻之物,严加防范。
这首诗描述了虞山归舟的美景和诗人的感悟。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桃花水涨青春老,船尾苍烟凉不扫。 - 桃花盛开时水上涨涨,使得春天的气息变得老去,船尾升起的青烟也显得更加凉爽了。这里的“桃花”和“水”都是春天的象征,而“青春老”则暗示着时光流逝。 2. 梦回篷背听无声,细雨蒙蒙入天晓。 - 在船上,诗人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回到了童年时期。在梦中,他听到了一种无声的细雨声,当清晨到来时
【注释】 1、颓云驭骄景:意思是说乌云像车驾一样驾驭着阳光。 2、蒸雨:热气腾腾的雨。 3、皓皓:明亮的样子。 4、翠微亭:指庐山上的一座亭子,在庐山东林寺西侧,因四周绿树环抱,风景秀美而得名。 5、蜡:用蜡烛当鞋子。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夏天,诗人自江西赴京途中,途经庐山。时值盛夏,天气酷热,诗人在山中游览,看到山上云雾缭绕,气候炎热异常。 首联:“暑甚偶然作”
名、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 与张可久同时,且相识。 工散曲,太平乐府等曲选集中所收颇多。 张可久有《天净沙·马谦斋园亭》,曾在大都(今北京)作过官,辞官后归隐,有人说他后来隐居杭州。 现存小令十七首。 生卒年:?-
郭则沄是清代诗人,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津诗坛,以闽派诗人的身份闻名。下面将详细介绍他的生平和贡献: 1. 人物简介与生平 - 基本信息: 字蛰云、养云、养洪,号啸麓,别号孑厂,祖籍福建侯官,生于浙江台州。光绪进士,后授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官至浙江温处道、署理浙江提学使,入民国后曾任国务院秘书长。 - 文学活动: 曾组织或参加多个诗社、词社,与清民两代的文化名流交游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