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询是清代著名的广东诗人,字子良,生于1792年,卒于1867年。
冯询的生平与成就,展现了清代岭南地区诗歌创作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格。在了解冯询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清代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通过对这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脉络,以及不同地域文化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冯询是清代著名的广东诗人,字子良,生于1792年,卒于1867年。
冯询的生平与成就,展现了清代岭南地区诗歌创作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格。在了解冯询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清代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通过对这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脉络,以及不同地域文化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注释 1. 鸿雪轩联:指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新旧十年行馆雨:陆游在绍兴十年(1140年)被罢官后,到福建任职,在行馆住了两年,期间经常下雨,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3. 雌雄几辈过江风:指南宋时期多次被金兵入侵,但每次都能渡过长江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长新店题壁上画马 —— 描述在长新店墙壁上题写关于一匹骏马的画作。 —— 注释: 长新店:地名,可能是作者所在地或所到之处。题壁上:在墙上题字,这里指创作或展示画作。 2. 买骏无人入燕市 —— 表示市场上没有人愿意购买这匹马。 —— 注释: 买骏:购买好马。无人入燕市:市场上没有买家。 3. 一片雄心为谁死 —— 表达自己虽然有雄心壮志
【注释】: 罗浮子日亭观日歌:罗浮,山名。子日亭,在罗浮山中。观日歌,即《游罗浮山看日出》诗。 东海浮山并浮日,日光射空海底出。 东海,指罗浮山。浮山,指罗浮之巅,其势若浮于东海之上。并浮,并立于海中,犹言“并立”。 铁桥互天天汉低,天风浩荡云凄迷。 铁桥,指罗浮山顶的铁瓦桥。天汉,银河,即天河。凄迷,形容天色昏暗。 淋漓元气渺不测,忽惊天外鸣天鸡。 淋漓,淋漓不尽,即磅礴之意。元气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脱官衫百体便,卧游虽暂亦缠绵。” - 关键词:脱、官衫、百体便 - 解释:这里描述的是诗人摆脱了官职束缚后,身心都感到轻松自在。"脱官衫"意味着放下繁重的职务,而"一脱官衫百体便"则描绘出一种彻底释放的轻松感。"卧游"指的是在船上无所事事地游览,这里的"卧"字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虽暂"表示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但仍然充满了享受和留恋。 2.
冯询是清代著名的广东诗人,字子良,生于1792年,卒于1867年。 冯询的生平与成就,展现了清代岭南地区诗歌创作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格。在了解冯询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清代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通过对这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脉络,以及不同地域文化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清代诗人杨端本字树滋,号函东,是清朝时期陕西潼关人。 杨端本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他于顺治十二年中进士,随后官至临淄知县,在任上履亩行勾股法,阡陌较为有序,显示出他在治理国家和民间事务上的才能与认真态度。他的文学作品同样令人瞩目。杨端本留下了许多诗作,如《顾亭林卜居华山》等,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这些诗歌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杨沂孙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学者。 字咏春,号子舆,晚号濠叟。他出生于江苏常熟,是清代的知名书法家和学者。杨沂孙不仅是一位书法家,还是一位对文字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他的篆书艺术成就与文字学研究密切相关,具有开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