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甫,原名厉志,清代诗人
清浙江定海人,字心甫,号骇谷,别号白华山人。
诸生。
书学明人,尤精行草。
画山水兰竹有逸趣。
中年患目疾,而书画益进。
握笔疾扫,全以神行,一日可成数十幅。
亦工诗文,居宁波时,与姚燮等唱和。
有《白华山人诗钞》、《诗说》。
生卒年:?-?
心甫,原名厉志,清代诗人
清浙江定海人,字心甫,号骇谷,别号白华山人。
诸生。
书学明人,尤精行草。
画山水兰竹有逸趣。
中年患目疾,而书画益进。
握笔疾扫,全以神行,一日可成数十幅。
亦工诗文,居宁波时,与姚燮等唱和。
有《白华山人诗钞》、《诗说》。
生卒年:?-?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 其一,首二句写隐居之所,桃源在四明山,是作者的故乡。“奔山奔水接檐楹”写其居处与环境。“奔”字用得妙,写出了四明山水的险峻,而“奔”“接”二字更是突出了诗人归隐山林、避世高逸的生活态度。 其二,三、四两句中用典,“庞公”指庞统,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隐居于湖北襄阳隆中的名士;“王粲”指王粲,三国时著名文士,以才名著称,后因避难入荆州刘表幕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春如许:春天已到,景色如画。 更谁将:还有谁能。 绿枝低插:柳树垂下的嫩叶。 暗蒙湖雨:仿佛被湖中的雨雾所笼罩。 雪鹭:白色的鹭鸶。 为是柔条容与:因为柳条柔和下垂。 恰闪出、红廧琳宇:恰好在红色亭子下闪出一片翠绿。 停桡:船桨停下。 信有渔郎住:相信一定有个渔人居住在这里。 双翠鸟,拉烟去:两个翠绿色的鸟儿,飞得烟雾弥漫。 行客:游历他乡的人。 乡关:家乡。 绵渺
【注释】 数枝:几枝。疏索:稀疏、疏散。晚风低:傍晚的风很轻,低垂。谁道:谁说。垂杨绿:柳叶初长成绿色。来抱一蝉:一只蝉停在树枝上。吟不断:不停地鸣叫。去飞双燕:一对燕子飞走了。路犹迷:仍然迷失方向。闲情偶递关山曲:心情悠闲,偶尔哼唱着关山行的歌。巨浪遥翻海岱西:巨大的波浪从东海翻腾到西边。天上拟将银汉水:银河上的水即将被秋雨冲刷。下为秋雨洗虹霓:秋雨即将洗涤彩虹般的天空。 【赏析】
诗句释义: 1. 感怀 其二: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之情。 2. 野坂微闻禾稻香:在田野的小路旁,隐约闻到了禾苗散发出来的香味。 3. 飞飞黄雀漫相将:黄雀在空中飞翔,自由自在地追逐着。 4. 老农拨食儿童笑:老农在给孩子们喂食,孩子们笑着吃着。 5. 午日流煊暮雨凉:中午时分阳光明媚,傍晚时分雨水带来凉爽。 6. 天路九衢终不到:天上的道路(天路)九条大道最终无法到达人间。 7.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 第一句“感怀 其一”,点题,表明是写自己的感想,即对人生的一种体味。 第二句“日步秋原夜坐楼”,描写自己日夜在秋的原野上漫步,在楼上静坐的情景,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无聊和惆怅。 第三句“夏峰犹是乱云头”。夏天的山峰仍然笼罩着一片云气,诗人把眼前的景色与记忆中的山峰联系起来,写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 第四句“酒场未困身先病
【注释】 凡百传闻过其实,一朝眼见徒相悬:所有的传闻都是夸张不实的,一旦看到实际情形,才觉得差距甚大。 艺林得名更莫据,柰于姚子独不然:在艺术的海洋中获得了名声,却不能作为凭借,姚子(姚燮)与众不同。 初闻意气甚兀傲,及见温温探清渊:起初听说他意志坚强,态度傲慢;但见到后,却温和谦恭,谦虚地探求着清高的志趣。 又闻文笔近靡漫,咏史骨格张老拳:又说他的文风接近颓废,写历史的文章格调像打拳一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如下: 感怀 其四 憔悴徒为杞国民,托根江渚逐风蘋。 惟将白发争歧路,转忆青山多故人。 儿女且休萦梦思,乾坤倘复寄闲身。 霞光晚翠茏葱外,苦自沉吟谁问因。 注释: - 憔悴:形容人身体瘦弱、面容憔悴的样子; - 杞国:古代传说中位于杞国的人民,这里指代自己; - 江渚:河流中的小岛,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 苹:一种水生植物; - 歧路:比喻人生的岔路口; -
《晚步》 芳草已倦绿,老树犹酣青。 间径糁细花,晚气失幽馨。 群鸣羡禽众,孤赏凄客零。 方园不盈亩,一日且百经。 认兹双履迹,朝来杳以冥。 邻沽足吾醉,清风吹牖楹。 注释: 1. 芳草已倦绿:芳草已经变得疲惫,颜色已经从绿色变成了黄色。 2. 老树犹酣青:老树的叶子仍然呈现出浓郁的绿色。 3. 间径糁细花:在小路上,点缀着细细的花朵。 4. 晚气失幽馨:夜晚的气息失去了原有的芬芳。 5.
【注释】 崔嵬:高峻。 七层:塔有七层,每层高数十丈。 手可麾:形容云日之状。手可指麾,意谓手所及处,云日皆随之移动。 神秀:指山川的秀丽。冈峦四围的山势竞相争奇斗艳;城邑周围,千家万户,依山傍水,错落有序。 芳甸(dàn丹):香草丰美的平原。 荠菜花发堆黄埃:荠菜花开时节,遍地黄花,黄绿相间,犹如堆满灰尘。 东来春色:春天的景色。靡尽:没有尽头。 絪缊(yīnn yūn)大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登叠石岭望霁雪 危径盘盘缘细缕,行步圯侧屡跛蹶。 绝顶望见天际峰,一一排张如析翟。 镂冰错锷森万象,高接彤云暗空白。 槎丫老树杂野梅,忍冻作花少颜色。 岩流挂玉何纷垂,互与枯藤缚危石。 狐兔不出飞鸟尽,茫茫大地无人迹。 山中应有素书在,安得相逢羽衣客。 译文: 攀登陡峭的山路,蜿蜒曲折地延伸着,行走在狭窄的路边,屡次摔倒和绊倒。站在山顶,可以看到远方山峰,一座座排列开来,如同析出的马尾
管贻葄是清代诗人,字树葵,阳湖人。 管贻葄在嘉庆年间的科举考试中获得了举人资格,并在固始县担任知县。他的诗歌作品《裁物象斋诗钞》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
端文是清代诗人,字道揆,海宁人,建隆寺僧。他创作的《凌江阁》是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位诗人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号:端文,字道揆,又号建隆寺僧。 - 籍贯:海宁。 - 生平:端文生于清初,为海宁人。他是建隆寺的僧侣,曾担任海宁盐官。他的诗作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思的独特感悟。 2. 文学成就 - 端文以五言绝句著称,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