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觉春如许。
更谁将、绿枝低插,暗蒙湖雨。
雪鹭经过浑不见,为是柔条容与。
恰闪出、红廧琳宇。
曾忆停桡浮碧屿,听歌头、信有渔郎住。
双翠鸟,拉烟去。
漫来行客增愁绪。
便删除、乡关绵渺,望归何处。
破帽横肩看鬓影,忽又拍来飞絮。
只赢得、零星攒聚。
暂约东风重款款,贳村醪、细共斜阳语。
徐欲动,万千缕。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春如许:春天已到,景色如画。

更谁将:还有谁能。

绿枝低插:柳树垂下的嫩叶。

暗蒙湖雨:仿佛被湖中的雨雾所笼罩。

雪鹭:白色的鹭鸶。

为是柔条容与:因为柳条柔和下垂。

恰闪出、红廧琳宇:恰好在红色亭子下闪出一片翠绿。

停桡:船桨停下。

信有渔郎住:相信一定有个渔人居住在这里。

双翠鸟,拉烟去:两个翠绿色的鸟儿,飞得烟雾弥漫。

行客:游历他乡的人。

乡关:家乡。

绵渺:遥远。

破帽横肩:头戴破旧的帽子,肩上斜挎着。

鬓影:自己的头发。

忽又拍来飞絮:忽然又有风吹动飘落的柳絮。

只赢得:只能赢得。

零星攒聚:零散聚集。

东风:春风。

重款款:轻轻吹拂。

贳村醪:买村子里酿造的美酒。

徐欲动,万千缕:渐渐地想动了,千万缕情思在心头萦绕。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已是春光无限好,怎奈游子归期遥”(《清平乐·春晚》)。词人以“春”起兴,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全词意境优美,含蓄深沉,耐人寻味。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首句点明时令,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接着用“绿枝低插”四字写出了柳枝婀娜的形态,使人联想到了垂柳依依的春日景象。而“更谁将”三句则从侧面写出了春景的美好。作者没有明说是谁把柳条插在湖面上,而是巧妙地通过“雪鹭经过浑不见”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朦胧的美意,使读者产生遐想。“雪鹭”一词给人以高洁之感,而“浑不见”三字则又给人一种朦胧之美。“恰闪出”三句,词人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美丽。“红廧琳宇”一句写出了红色的亭台楼阁的艳丽,而“曾忆停桡浮碧屿,听歌头,信有渔郎住”三句则写出了自己曾经驻足的地方和听到的歌谣,从而唤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双翠鸟,拉烟去”两句,描绘了两只翠绿色的鸟儿飞走了的情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宁静。下片抒情,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漫来行客增愁绪”一句直接点明了游子的身份和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便删除、乡关绵渺,望归何处”两句则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则通过“破帽横肩看鬓影”等细节描绘出游子的形象。“忽又拍来飞絮”二句则进一步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只赢得、零星攒聚”二句则是通过对柳絮的描写来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暂约东风重款款,贳村醪、细共斜阳语”三句则表达了游子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故乡的渴望。整首词以“春”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和游子思乡的情感图,展现了词人高远的艺术境界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