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禄,字总百,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
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
乾隆十年(1745)四月由延平知府调任台湾知府。
曾经为乾隆十二年(1747)范咸、六十七纂辑的《重修台湾府志》撰写跋文一篇。
以下诗作自清代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杨永智撰)
生卒年:?-?
褚禄
查阅内容
沙鲲渔火 连冈相接聚沙汀,掩映渔舟点点萤。 风定碧波明远火,光摇寒影落疏星。 莫疑沧海鲛人泪,翻讶乾坤柳絮萍。 惊起苍龙眠不稳,欲燃犀角烛奇形。 译文: 在连绵的山岗之间,聚集着沙滩上的小洲,它们在夜色中被星光点缀得格外美丽。 当微风停息,波光闪烁,远处的火光在碧波中显得更加明亮,仿佛是一颗颗星星落入水中。 不要怀疑那些像海水中的鲛人的眼泪般的萤火虫的光芒
【诗句释义】 鸡笼山积雪,移来琼岛是何年?积素凝华入望妍。 瑞数碧鸡开运会,城依元圃说桑田。 玉山岝崿光相映,银海波涛势欲连。 不信炎方寒起粟,燕云迢递近中天。 【译文】 移来琼岛何年?积素凝华入望妍。 瑞数碧鸡开运会,城依元圃说桑田。 玉山岝崿光相映,银海波涛势欲连。 不信炎方寒起粟,燕云迢递近中天。 【赏析】 《鸡笼山》是一首咏物诗,以鸡笼山作比,描写了鸡笼山上的雪景
【诗句释义及赏析】安平晚渡:在今河北沧州市,因黄河流经此地而得此名。安平县位于渤海湾的北岸。这首诗是作者在安平县渡过黄河时的所见所感而写的。 楼堞参差噪暮鸦:城楼高耸,参差不齐,暮色中,乌鸦啼声一片。“噪”是鸟鸣的声音,形容数量多。 村氓唤渡语声哗:乡村里的百姓们叫船夫过河的声音嘈杂。“唤渡”指招呼摆渡人让船只靠岸摆渡,“语声哗”即喊叫声。 忽冲沙鸟瞑烟破,渐转蒲帆夕照斜:忽然有一群水鸟飞起
【注释】 圣朝:指北宋王朝,也泛称朝廷。 德泽:恩德。 圳水:灌溉之水。 露华:露水。 扶桑:神话传说中的日神名,这里泛指南方。 曈昽:明亮的样子。 络纬声:蟋蟀的叫声。络纬,一种昆虫。 自愧:惭愧。 报称:报答朝廷的恩赐。 慰宸衷:安慰皇帝的内心。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兼抒情诗。诗人在赴任途中,途经诸罗道中时,即目远望,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圣朝德泽沛南东”,点明题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军事家戚继光的《春潮》。 鹿耳春潮 天然形胜待潮生,鼙鼓逢逢望欲惊。 注释:鹿耳山上的春天来临,大自然的美景等待着潮水的上涨而生,而战鼓的声音则让人望而生惧。 赏析:诗中描绘了鹿耳山春天的美景和战鼓声带来的紧张气氛。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象的描绘,展示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正是桃花春破浪,俨然瀛岛雨翻城。 注释:桃花盛开的时候,春潮冲破波浪
诗句:为政委蛇不计功,却图幽致石岩中。半生心事期秋水,千尺丝纶飏晚风。 译文:为了政治理想而付出巨大的努力,不计任何报酬,只是追求那份独特的意境和宁静。我半生的志向都是希望能够在清澈的秋水中找到心灵的寄托,而那一根高高的丝线就是我的希望和梦想的象征。 注释:此诗是清代诗人褚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物独自在石头岩中钓鱼的景象,表达了他的心境。他不计任何报酬
褚禄,字总百,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 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 乾隆十年(1745)四月由延平知府调任台湾知府。 曾经为乾隆十二年(1747)范咸、六十七纂辑的《重修台湾府志》撰写跋文一篇。 以下诗作自清代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杨永智撰) 生卒年:?-
相关推荐
赵青藜是清代的诗人,字然乙,号星阁,是安徽泾县人。他生于清高宗乾隆初前后,享年八十余岁,性颖异,九岁能文,其诗歌风格受到了古文法的影响,诗宗昌黎,尤长史学,著有《漱芳居文集》十六卷和《诗集三十二卷》等作品。 赵青藜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例如
蒋玉立是清代的诗人。蒋玉立,字亭彦,嘉善人。 他生于顺治年间,并在顺治甲午年通过副贡的身份成为了一个贡生。在清朝的文治时期,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赞誉。尽管关于蒋玉立的作品和生平的资料并不丰富,但从现存的《寄魏交让》一诗中,可以窥见他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及对友情和离愁的深情表达
褚禄,字总百,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 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 乾隆十年(1745)四月由延平知府调任台湾知府。 曾经为乾隆十二年(1747)范咸、六十七纂辑的《重修台湾府志》撰写跋文一篇。 以下诗作自清代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杨永智撰)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