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藜
【释义】 天津到蔡家庄有一百里,小船逆流而上。船行水面,只见青草随波逐流,岸边的树木倒映水中,水波争流,舟楫相撞。村边人家稀少,池塘边上吃饭声很幽静。客人心中感到十分畅快,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达目的地。 【译文】 从天津到蔡家庄有一百里,轻舠溯远流。 看那绿草如茵,随风漂流,两岸树梢倒影水中,水波与舟楫相碰撞。 村里人家很少,池塘边饭声很幽静。 客心真痛快,却不知什么时候到得了目的地。 【赏析】
【注释】 次御李韵: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清幽蔡氏业:清幽,即清新幽雅;蔡氏,指东汉蔡邕。 潇洒野人庄:洒脱不羁的隐士。 树郁斜晖色:树木茂盛,斜阳照射下,景色美丽。 风浮细草香:微风吹过,草叶轻轻飘动,散发出阵阵清香。 高原宜黍稷:在平原上适合种植黍和稷等作物。 古渡下牛羊:古老的渡口边,可以见到牛群和羊群在河边饮水或吃草。 日暮闲凝睇:太阳西沉,我静静地凝望着远方。
【注释】 箬林先生:王献之,字子敬,东晋时书法家。 江干: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 《兰亭》:指王羲之与谢安等人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的兰亭宴集。王羲之为文会作序,并写了一篇序文。 健笔:指王献之的书法。 清肠:比喻其诗文高洁、简练。 谢冠盖(guàngài):意谓谢绝宾客。 营营路:官场中奔走忙碌的道路。 巾裾:古代妇女所戴头巾。 扣门欣题鸟(jīmén xīn tí niǎo)
这首诗是苏轼在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贬官黄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因“谤讪朝廷”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住在黄州城外的赤壁。他在此地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这首《舟次淮阴用东坡淮韵》即是其中之一。 诗句释义: - 混混河水黄,清清淮水碧。 —— 形容河水浑浊和清澈。 - 二水会山阳,蒸作城霞赤。 —— 指长江和淮河交汇的地方,如同红色的城市一样。 - 城下远游子,暝烟趋水驿。 ——
百里天津上,轻舠溯远流。 行看青掠岸,静觉水争舟。 树里人家少,池边饭磬幽。 客心真汗漫,昧昧失更畴。
清幽蔡氏业,潇洒野人庄。 树郁斜晖色,风浮细草香。 高原宜黍稷,古渡下牛羊。 日暮闲凝睇,微波接渺茫。
束发识君名,少长识君书。识君官给谏,得罪江干居。 江干日无事,愈复究虫鱼。人闲得片纸,珍似《兰亭》初。 健笔既凌云,清肠甘野蔬。寂寞谢冠盖,潇洒理耕锄。 我生实已晚,天涯窃绪余。忽得营营路,告我以君庐。 扣门欣题鸟,转盼失庭除。邻鸡催月上,惆怅趣巾裾
混混河水黄,清清淮水碧。 二水会山阳,蒸作城霞赤。 城下远游子,暝烟趋水驿。 家山日以远,雁字云中隔。 朝来风力柔,未可发洪泽。 人生秉素志,所贵能自适。 有河恣长饮,满腹愿已毕。 不见贪者劳,那知静者佚。 王孙出裤下,名亦垂金石。 学道胡不为,功成徒见疾
赵青藜是清代的诗人,字然乙,号星阁,是安徽泾县人。他生于清高宗乾隆初前后,享年八十余岁,性颖异,九岁能文,其诗歌风格受到了古文法的影响,诗宗昌黎,尤长史学,著有《漱芳居文集》十六卷和《诗集三十二卷》等作品。 赵青藜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例如
赵青藜是清代的诗人,字然乙,号星阁,是安徽泾县人。他生于清高宗乾隆初前后,享年八十余岁,性颖异,九岁能文,其诗歌风格受到了古文法的影响,诗宗昌黎,尤长史学,著有《漱芳居文集》十六卷和《诗集三十二卷》等作品。 赵青藜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