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堞参差噪暮鸦,村氓唤渡语声哗。
忽冲沙鸟瞑烟破,渐转蒲帆夕照斜。
远浦不须愁返棹,晚风无事动悲笳。
寒潮乍退人归后,明月孤舟漾浅沙。
【诗句释义及赏析】安平晚渡:在今河北沧州市,因黄河流经此地而得此名。安平县位于渤海湾的北岸。这首诗是作者在安平县渡过黄河时的所见所感而写的。
楼堞参差噪暮鸦:城楼高耸,参差不齐,暮色中,乌鸦啼声一片。“噪”是鸟鸣的声音,形容数量多。
村氓唤渡语声哗:乡村里的百姓们叫船夫过河的声音嘈杂。“唤渡”指招呼摆渡人让船只靠岸摆渡,“语声哗”即喊叫声。
忽冲沙鸟瞑烟破,渐转蒲帆夕照斜:忽然有一群水鸟飞起,冲破烟雾,打破了傍晚的寂静;渐渐,帆篷上的风向改变了,太阳西沉,夕阳照射下,帆船的影子斜斜的映在水里。这两句描写了渡口傍晚的景象。
远浦不须愁返棹,晚风无事动悲笳:远处的河流不必担忧船只回程的问题(因为已经渡过了),晚风中吹奏的悲笳也不会引起人的忧愁。“棹”是指划船。“悲笳”,古代乐器中的一类,用牛角制作。这里指笛子。“无事”即没有事。“动”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演奏”。
寒潮乍退人归后,明月孤舟漾浅沙:刚刚退去的寒潮,人们归来之后,只有一轮明亮的月亮照耀着小舟漂浮在浅浅的水面上。“乍退”意为突然退去。“漾”是漂浮的意思。
这首七绝写于作者渡黄河时。诗的开篇点出渡口,描绘了傍晚时分,暮鸦乱叫、乡民呼叫渡船的场景。接着,诗人又通过写水鸟惊飞和晚风拂动蒲帆的画面,展现了渡河时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则将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河流,表达了对回家后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