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牺氏人首蛇身古而怪,鼓弄着百姓结网打净了湾。
自古道“牝鸡司晨家业败,”可怎么伏羲的妹子坐了金銮!
女娲氏炼石补天空费了手,到于今抬头不见那补钉天。
老神农伸着个牛头尝百草,把一些旺相相的孩子提起病源。
黄帝平了蚩尤的乱,平稳稳的乾坤又起了争端。
造作了那枪刀和弓箭,这才是惯打仗的祖师不用空拳。
嫌好那毛达撒的皮子不中看,弄斯文又制下衣和冠。
桑木板顶在脑盖子上,也不怕滴溜着些泥弹打了眼圈!
这些都是平白里生出来的闲枝节,说不尽那些李四与张三!
隔两辈帝挚禅位把兄弟让,那唐尧虽是个神圣也遭了磨难。
爬爬屋三间当了大殿,衮龙袍穿这一领大布衫。
沽突突洪水滔天谁惹的祸?百姓们鳖嗑鱼吞死了万千。
拿问了治水大臣他儿子续了职,穿着些好古董鞋子跑的腿酸。

诗句解读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帝王与神祇的关系,以及这些神祇对人间事务的影响。诗中提及了许多神话人物,如庖牺、伏羲、女娲、神农等,他们被赋予了人形或动物形态,并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

第一句:“木皮散人鼓词”

  • 关键词: 木皮散人
  • 注释: 这里可能是对某种文化或艺术形式的描述,可能指的是一种民间的表演形式,类似于后来的说唱艺术或戏剧表演。

第二句:“庖牺氏人首蛇身古而怪”

  • 关键词: 庖牺、人首蛇身
  • 注释: 庖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创世神之一,他以人面蛇身的形象出现,代表了智慧和创造力。此处强调他的古老和奇特性。
  • 赏析: 通过描绘庖牺的非凡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先哲的敬仰和对神话故事的神秘色彩的欣赏。

第三句:“鼓弄着百姓结网打净了湾”

  • 关键词: 鼓弄、百姓、结网、湾
  • 注释: 这一句描述的是庖牺用鼓声引导人们的行为,使得人们在他的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活动。
  • 赏析: 这句诗体现了庖牺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第四句:“自古道‘牝鸡司晨家业败’”

  • 关键词: 牝鸡、司晨、家业
  • 注释: “牝鸡司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母鸡早晨报晓,比喻女性或母系社会在早期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 赏析: 这个典故用来说明女性的权威可能导致家庭的衰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男女角色的不同看法。

第五句:“可怎么伏羲的妹子坐了金銮”

  • 关键词: 伏羲、妹子、金銮
  • 注释: 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神之一,这里可能指他的妻子,也可能是对伏羲的一种戏谑或讽刺。
  • 赏析: 这里可能含有某种隐喻或玩笑的成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复杂性格的探讨或是对某种政治现象的批评。

第六句:“女娲氏炼石补天空费了手”

  • 关键词: 女娲、炼石补天、费了手
  • 注释: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神,据说她用黄土捏造了人类,并用五色石补天,显示了她的神通广大。
  • 赏析: 通过描述女娲的努力和成就,诗人赞扬了她的伟大和无私。

第七句:“老神农伸着个牛头尝百草”

  • 关键词: 老农、伸着、牛头、尝百草
  • 注释: 老神农是中国神话中的农业神,他以长着牛头的形态出现,象征着勤劳和朴实。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老神农勤劳耕作的形象,体现了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第八句:“把一些旺相相的孩子提起病源”

  • 关键词: 旺相相、孩子、病源
  • 注释: “旺相相”可能是指健康的孩子,“病源”则指疾病的根源。
  • 赏析: 这是对儿童健康状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怀。

第九句:“黄帝平了蚩尤的乱”

  • 关键词: 黄帝、蚩尤、乱
  • 注释: 黄帝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的名字,蚩尤是传说中的战神,两者间的冲突代表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十句:“造作了那枪刀和弓箭,这才是惯打仗的祖师不用空拳”

  • 关键词: 枪刀、弓箭、祖师、空拳
  • 注释: 这句话强调了武器的重要性和战争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真正的英雄不在于使用武力,而是在于智慧和勇气。
  • 赏析: 这句诗传达了作者对武术精神的理解,鼓励人们以武会友,而不是仅仅依赖暴力。

第十一句:“嫌好那毛达撒的皮子不中看”

  • 关键词: 毛达撒的皮子、中看
  • 注释: “毛达撒”可能是对某种物品的称呼,“中看”表示好看。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外表的不满,暗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品质和能力。

第十二句:“弄斯文又制下衣和冠”

  • 关键词: 斯文、制下衣和冠
  • 注释: “斯文”通常指读书人的装束和行为,“制下衣和冠”则是对古代服装的描述。
  • 赏析: 这句诗赞美了古代文化的精致和优雅,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第十三句:“桑木板顶在脑盖子上,也不怕滴溜着些泥弹打了眼圈!”

  • 关键词: 桑木板、脑盖子、泥弹、眼圈
  • 注释: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场景,即用桑木板代替帽子戴在头上,以抵御泥弹的伤害。
  • 赏析: 这是对古代生活细节的一种幽默描绘,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综合评价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神话人物和传说故事,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歌富有深意和哲理。通过对古代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诗中的幽默和讽刺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趣味性和感染力。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