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孙,原名蒋廷锡,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69,卒于公元1732
清江苏常熟人,字扬孙,号酉君,又号南沙。
蒋陈锡弟。
康熙四十二年成进士。
初由举人供奉内廷,雍正间累迁礼部侍郎,充《圣祖实录》总裁。
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工诗,宋荦列为江左十五子之一。
兼以画名。
卒谥文肃。
有《青桐阁集》等。
生卒年:1669-1732
扬孙,原名蒋廷锡,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69,卒于公元1732
清江苏常熟人,字扬孙,号酉君,又号南沙。
蒋陈锡弟。
康熙四十二年成进士。
初由举人供奉内廷,雍正间累迁礼部侍郎,充《圣祖实录》总裁。
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工诗,宋荦列为江左十五子之一。
兼以画名。
卒谥文肃。
有《青桐阁集》等。
生卒年:1669-1732
```text 表忠观 流离五季遍干戈,草窃英雄幸遇多。 一角国分唐土地,百年庙共宋山河。 凌烟阁上功臣像,衣锦营中驷马歌。 为问贩盐为盗日,仲谋曾许较如何? 注释: - 流离五季遍干戈: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发,百姓流离失所。 - 草窃英雄幸遇多:指吴越诸王虽草莽出身,却得到许多英雄的赏识和帮助。 - 一角国分唐土地:吴越国分割了唐朝的土地,成为五代十国的一员。 - 百年庙共宋山河
松萝好依附,葛蔓也能依。 丘中贫士志向广,四海漂泊无所归。 涧中饮水日饮之,山上采薇朝暮采。 天寒水结冰未解,薇已渐稀年岁深。 浩声长吟《悲哉行》,君子庶几心自宽。 游鱼跃池乐自由,苑马腾枥肥壮健。 岂知鸿鹄志高远,不随燕雀逐浮云。 注释: - 松萝和葛蔓:都是植物名,此处比喻人的生存之道或依附关系。 - 丘中的贫士:指在山丘中生活的人,象征着贫穷但志向远大的人物。 - 四海漂泊无所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第一句:“西北多高田,种花亦种豆。” 注释:在西北地区有很多高高的农田,这里不仅种花,也种豆。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西北农田的特点,既有高田也有种植豆子的田地,展现了这片土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第二句:“夏至二十日,播植唯其候。” 注释:到了夏至的第二十天,开始播种和栽种。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农事活动的期待和准备
柴荒 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 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 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 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 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 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 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 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 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 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 注释: - 庭中多草莱:庭院里长满了草木。 - 阶下多松竹:台阶下生长着松树和竹子。 - 朝取炊晨餐
【解析】 “横列春山翠帐开”中的“横列”意为排列,“翠帐”为翠绿色的帷帐,形容春天的山峦。“几株相映白皑皑”中的“皑皑”是洁白的意思。“轻烟未散月未上”中的“轻烟”指云雾,“月未上”是指月亮还未升起。“放鹤亭边雪欲来”中的“欲来”是指即将来临。 【答案】 译文:横排的山峰像翠色帐幄一样展开,几株梅树互相映衬在白雪中显得格外皎洁。轻雾弥漫,月光尚未升上高空,几只仙鹤正在放飞。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画,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和精神内涵。 题小颠墨竹:这是诗的标题,意指这幅画是作者在小颠斋里创作的。 画竹不如真竹真,枝叶易似难得神。 风晴雨露皆有意,子瞻与可无其人。 去岁辟地栽新竹,枝叶离披覆茅屋。 竹梢枯劲竿清瘦,久久可以医吾俗。 昨夜雨过月上时,壁上掩映青青枝。 张子对之无一语,淋漓泼墨发异思。 淡烟轻雾笔底生,枝枝尽带风雨声。
注释: 1. 草长塞三径,芟拔为锄荒。 2. 独留蜀葵花,红白遥相望。 3. 绿萝深窈窕,高松倚青苍。 4. 虽无向日心,而得枝叶昌。 5. 庭前堆乱石,横卧如群羊。 6. 还疑身入群,对石两相忘。 译文: 夏日里,草地生长茂盛,塞外的三条小路被草丛淹没了,只好用刀割去杂草来耕种。独自留下了蜀葵花,红色的和白色的花朵远远地相互望。 绿萝藤蔓深深缠绕,高大的松树靠在青翠的山岭
家园消夏 会意不在远, 偶吟兴自适。 松花缀黄玉, 香气发蒸栗。 落粉如饭煮, 不向道人乞。 静观草木趣, 闲得鱼鸟逸。 看月有隙地, 弹琴有壤室。 世事比狮子, 解弄得六出。 来日苦尚多, 得失那可必。 注释: 会意不在远:意思是不必去追求远方的美景,只要在近处感受即可。 偶吟兴自适:偶尔吟诗,心情自然舒适。 松花:松树的花朵,这里用来比喻松树的花朵像金黄色的宝石一样珍贵。 黄玉:黄色的美玉
【注释】 甲戌:即公元1844年。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旧俗为送旧迎新之节。 过流光:指日月运行,时光消逝。实怜:实在令人怜惜。 灞桥:古地名,在今陕西长安县西,灞水渡口。留残迹:留下痕迹。 瓜步:山名,在今江苏省丹徒区南郊。云烟:形容江上烟雾缭绕。 庾信《枯树赋》:庾信的一篇赋文。贾生《治安篇》:贾谊的一篇奏章。 作梦:做梦的意思。 更筹:古代计时用具,一夜分为五更或六更,每更约两小时
家园消夏 荒畦种蚕豆,小圃栽萝蒿。 蒿长豆荚大,摘采宁辞劳。 驱愁似避疟,寻乐如追逃。 缅怀一亩宫,犹是先人膏。 一时功名意,于我吹鸿毛。 注释: 家园消夏:夏天来临,诗人想要在家乡度过炎热的夏季。 荒畦:荒芜的田地。 种:种植。 小圃:小菜园。 萝蒿:植物名,即萝摩、蒿。 蒿长豆荚大,摘采宁辞劳:意思是说萝卜的叶子长出了大豆荚,摘下来采摘也不怕劳累。 驱愁似避疟,寻乐如追逃
蔡希邠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原名蔡有邠,字仲歧,号稼堂,又号孺真子,出生于江西新建县。蔡希滨的生平事迹丰富,其文学成就亦颇为显著,尤其在清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 蔡希濱在文学方面有着非凡的贡献。作为一位多产的诗人,其代表作《寓真轩诗钞》收录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例如
蒋节是中国清代的诗人。 字幼节,生于清朝时期,是上海人,并且拥有着传统的科举背景。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闲偍斋诗集》的作者,该书收录了他的一些诗词作品,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