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斋,原名黎光地,清代诗人
黎光地是清代诗人,字环斋,号云肤山人,出生于益阳九里(今桃江县高桥乡大水田)。
黎光地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自幼聪明过人,5岁即能背诵经书,9岁便学做八股文。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枯燥乏味的学问,而是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嘉庆五年(1800年),他以布衣的身份进京求见公卿,希望能够一展才华,但未能得到推荐。他的境遇坎坷,才气未能得到施展,心中的愤懑化作了激昂的诗篇。
环斋,原名黎光地,清代诗人
黎光地是清代诗人,字环斋,号云肤山人,出生于益阳九里(今桃江县高桥乡大水田)。
黎光地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自幼聪明过人,5岁即能背诵经书,9岁便学做八股文。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枯燥乏味的学问,而是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嘉庆五年(1800年),他以布衣的身份进京求见公卿,希望能够一展才华,但未能得到推荐。他的境遇坎坷,才气未能得到施展,心中的愤懑化作了激昂的诗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从题材、内容、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句来分析,如“溪上轻衫短策趁春间”“恰有桥通烟外店”“一任流莺笑我顽”等。 【答案】 译文:春天的景色宜人,我乘着马车,穿行在平芜之中,来到溪边。溪水潺潺,绿草丰美,岸边长满了草木。溪边的小路上,有人正在桥头小店中卖茶。天边的云层被雨水洗刷,露出了晴空
黎光地是清代诗人,字环斋,号云肤山人,出生于益阳九里(今桃江县高桥乡大水田)。 黎光地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自幼聪明过人,5岁即能背诵经书,9岁便学做八股文。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枯燥乏味的学问,而是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嘉庆五年(1800年),他以布衣的身份进京求见公卿,希望能够一展才华,但未能得到推荐。他的境遇坎坷,才气未能得到施展,心中的愤懑化作了激昂的诗篇
黎承忠是清代的诗人,字献臣,号喟园,是长汀人。 黎承忠的生平资料并不丰富,他的成就和经历都不甚明确。尽管如此,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他的诗歌集中收录有十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
黎庶焘,字鲁新,别号筱庭,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 黎庶焘生于贵州遵义县,在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他通过自身的努力,督率诸弟就学,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在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举人之后进行,因病魔缠身而未曾参加会试,而是将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以表达自己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