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嘉,清凤山县学廪生。
光绪十八年(1892)台湾倡修通志,凤山县于十二月设采访局纂修《凤山县采访册》,由卢氏总其成,另置总办举人卢德祥、举人陈日翔及帮办恩贡生周熙清、儒学教官王春华等人,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稿成,为清末重要之台湾史料。
以下诗作辑录自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生卒年:?-?
卢德嘉,清凤山县学廪生。
光绪十八年(1892)台湾倡修通志,凤山县于十二月设采访局纂修《凤山县采访册》,由卢氏总其成,另置总办举人卢德祥、举人陈日翔及帮办恩贡生周熙清、儒学教官王春华等人,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稿成,为清末重要之台湾史料。
以下诗作辑录自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生卒年:?-?
【注释】: (1)凤山竹枝词:即竹枝词歌。竹枝,古代民间歌曲的一种体裁,多咏男女爱情及风俗。此篇当是民歌体,用七言绝句形式写成。 (2)一带渔家住海边:指渔民住在靠海的地方。一作“一带渔家住海边”。 (3)乌鱼捕得庆盈船:指收获的乌鱼满满地装满了渔船。一作“乌鱼满船欢庆时”。 (4)正头肥美回头劣:正当肥美的乌鱼回头一看却显得瘦弱。一作“正头肥而回头劣”。 (5)入市人人问价钱
诗句解释: 1. 西风拂柳破愁醒,旧绪依稀别帝京。——秋风中,柳树轻拂着西风,仿佛在驱散我的忧愁,让我从深深的思念中醒来。那些往事,如同隐约的影子,让人在离别京城时感到一丝惆怅。 2. 落叶舟摇南北岸,疏枝长系短长亭。——我乘船在南北两岸的江面上飘荡,而那些稀疏的树枝,仿佛在为每一座短暂的长亭挂上长长的绳索。 3. 寒依彭泽腰应瘦,老志灵和眼未青。——寒冷的环境中,我的身体似乎变得更加消瘦
【注释】: 1. 凤山:今属广西,在贺县。竹枝词:一种民歌,唐代已有。此诗应是作者的即兴之作。 2. 乡人:指贺县的人。子:男子汉。娶新娘:出嫁。三朝:指婚礼举行的第三天。拜堂:行合卺(古代结婚时男女各执一个杯子饮酒,称为“交杯”或“合卺”)礼。执贽:指执婿之礼。执婿,古时新郎到女家迎亲时,先要向岳家父母行婿礼。贽,礼品。荷包:盛放东西的小袋子,此处指小绣花包。鸳鸯:鸟名,雌雄形似
诗句输出 凤山竹枝词 凤梨山下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采叶为丝成几两,寄郎城内换绵花。 译文输出 在凤山的山下,我家就住在那里。如果亲爱的人闲暇无事,不妨过来喝杯茶。我们可以采集叶子制成丝绸,再送给城里的人换取棉花。 注释输出 1. 凤梨山:位于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区,因山上多产凤梨而得名。 2. 侬家:我的家庭,这里指自己。 3. 郎若闲时:如果亲爱的人在空闲的时候。 4. 来吃茶
【注释】 堪笑:可笑,可耻。乡愚:乡间的愚昧者。省事:少生是非。槟榔:一种热带水果,外皮有苦味,内肉为乳白色,可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那些不谙世事、不懂法理的乡间无知者的嘲讽和警告,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不满。 第一句“堪笑乡愚寡见闻”,意思是说那些乡间的愚蠢之人,他们没有见闻,不懂得人情世故。这里的“见闻”指的是人的知识和经验,而“乡愚”则是指那些生活在乡村的人。诗人用“堪笑”一词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 花房飘谢怅淹留:这句子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和留恋。“花房”可能指的是花朵或者某种美丽的景象,“飘谢”则描述了这些景象的迅速凋零。“怅淹留”意味着因为事物的消逝而感到悲伤和留恋。 - 落魄凄凉老故邱:这里“落魄”形容诗人或某个人的处境困难、失意,“凄凉”增添了一种悲伤的气氛。“故邱”指的是过去的某个地方或时期,可能是诗人回忆的地方
【注释】 凤山:在今四川江津。 郎来视妾纺绵花,妾纺绵花郎卖纱:男子来看望女子,女子正在纺棉线,男子正忙于织纱。 花价怕昂纱怕贱,莫教容易看摇车:因为棉布的价格太高,而卖棉花的利润太低,所以不要随便买棉布。 【赏析】 《唐宋诗醇》说“此词写男女相狎之情”。从词中可以看出作者与情人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这首词以口语入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具有民歌特色。全词以“郎来视妾”开头,写男子来看望女子
【诗句释义】 高楼乍度雁声初,节物惊人计已疏。 露下栖迟南岭月,风前冷落北来书。 长途矰缴看皆是,自古稻粱未有余。 与尔凄清同世路,峰头何日不欷歔。 【译文】 秋日的景物让人惊叹,计划却已经落后。 露水滴在南岭的月光下,风吹过带来北方的书信。 长途追逐,所有的猎物都是猎物。 自古以来,粮食和谷物都没有多余的。 与我一同经历这凄凉的道路,何时不再唏嘘?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人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首先要看意象是否恰当生动
秋物十咏 天路悠悠近紫微,孤云往返欲何依。 风高鹤背千门出,雨冷龙腥半夜归。 裁锦漫夸凌汉赋,薄罗将就补寒衣。 与君好结闲中伴,莫逐狂猋到处飞。 注释: 1. 天路悠悠:形容天空的道路漫长而遥远,如同一条悠长的路。 2. 孤云往返:指云朵在天空中来回飘动,没有固定的归宿。 3. 欲何依:意指不知道该依靠什么。 4. 风高鹤背:形容风势很大,连鹤的背部也受到了影响。 5. 千门出
清江苏荆溪人,字长源。 储雄文子。 独好为诗,有闻于时。 杜门屏迹,绝不与豪贵人通。 家贫无以为资,至并日而食,怡然不以为意,惟曰与其徒陆致远讲说古诗人遗法,相吟啸为乐。 著有《一壑风烟集》、《艳碧斋集》、《放集》 生卒年:?-
阎学海是清代的诗人,字两帆,昌乐人。 阎学海在嘉庆丁丑年(1807年)中进士,之后担任过起居注主事等官职。作为一位进士,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仕途上也有不错的发展。阎学海的诗歌创作成就尤为显著,其作品《研初堂诗》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阎学海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流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展现出他对自然景观和人生百态的独特感悟
阎修龄是明清之际的著名诗人,字再彭,号饮牛叟、容庵,晚号丹荔老人。他生于1617年,卒于1687年。阎修龄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与当时许多文人雅士有着深厚的交往。 阎修龄的师承和背景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早年师从黄道周,这不仅为其诗词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也使其诗风呈现出一种豪放激昂的风格。阎修龄还曾与张养重、靳应升等人结为世外交,朝夕行吟,形成了望社相唱和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