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嘉
【注释】: (1)凤山竹枝词:即竹枝词歌。竹枝,古代民间歌曲的一种体裁,多咏男女爱情及风俗。此篇当是民歌体,用七言绝句形式写成。 (2)一带渔家住海边:指渔民住在靠海的地方。一作“一带渔家住海边”。 (3)乌鱼捕得庆盈船:指收获的乌鱼满满地装满了渔船。一作“乌鱼满船欢庆时”。 (4)正头肥美回头劣:正当肥美的乌鱼回头一看却显得瘦弱。一作“正头肥而回头劣”。 (5)入市人人问价钱
诗句解释: 1. 西风拂柳破愁醒,旧绪依稀别帝京。——秋风中,柳树轻拂着西风,仿佛在驱散我的忧愁,让我从深深的思念中醒来。那些往事,如同隐约的影子,让人在离别京城时感到一丝惆怅。 2. 落叶舟摇南北岸,疏枝长系短长亭。——我乘船在南北两岸的江面上飘荡,而那些稀疏的树枝,仿佛在为每一座短暂的长亭挂上长长的绳索。 3. 寒依彭泽腰应瘦,老志灵和眼未青。——寒冷的环境中,我的身体似乎变得更加消瘦
【注释】: 1. 凤山:今属广西,在贺县。竹枝词:一种民歌,唐代已有。此诗应是作者的即兴之作。 2. 乡人:指贺县的人。子:男子汉。娶新娘:出嫁。三朝:指婚礼举行的第三天。拜堂:行合卺(古代结婚时男女各执一个杯子饮酒,称为“交杯”或“合卺”)礼。执贽:指执婿之礼。执婿,古时新郎到女家迎亲时,先要向岳家父母行婿礼。贽,礼品。荷包:盛放东西的小袋子,此处指小绣花包。鸳鸯:鸟名,雌雄形似
诗句输出 凤山竹枝词 凤梨山下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采叶为丝成几两,寄郎城内换绵花。 译文输出 在凤山的山下,我家就住在那里。如果亲爱的人闲暇无事,不妨过来喝杯茶。我们可以采集叶子制成丝绸,再送给城里的人换取棉花。 注释输出 1. 凤梨山:位于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区,因山上多产凤梨而得名。 2. 侬家:我的家庭,这里指自己。 3. 郎若闲时:如果亲爱的人在空闲的时候。 4. 来吃茶
【注释】 堪笑:可笑,可耻。乡愚:乡间的愚昧者。省事:少生是非。槟榔:一种热带水果,外皮有苦味,内肉为乳白色,可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那些不谙世事、不懂法理的乡间无知者的嘲讽和警告,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不满。 第一句“堪笑乡愚寡见闻”,意思是说那些乡间的愚蠢之人,他们没有见闻,不懂得人情世故。这里的“见闻”指的是人的知识和经验,而“乡愚”则是指那些生活在乡村的人。诗人用“堪笑”一词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 花房飘谢怅淹留:这句子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和留恋。“花房”可能指的是花朵或者某种美丽的景象,“飘谢”则描述了这些景象的迅速凋零。“怅淹留”意味着因为事物的消逝而感到悲伤和留恋。 - 落魄凄凉老故邱:这里“落魄”形容诗人或某个人的处境困难、失意,“凄凉”增添了一种悲伤的气氛。“故邱”指的是过去的某个地方或时期,可能是诗人回忆的地方
【注释】 凤山:在今四川江津。 郎来视妾纺绵花,妾纺绵花郎卖纱:男子来看望女子,女子正在纺棉线,男子正忙于织纱。 花价怕昂纱怕贱,莫教容易看摇车:因为棉布的价格太高,而卖棉花的利润太低,所以不要随便买棉布。 【赏析】 《唐宋诗醇》说“此词写男女相狎之情”。从词中可以看出作者与情人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这首词以口语入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具有民歌特色。全词以“郎来视妾”开头,写男子来看望女子
【诗句释义】 高楼乍度雁声初,节物惊人计已疏。 露下栖迟南岭月,风前冷落北来书。 长途矰缴看皆是,自古稻粱未有余。 与尔凄清同世路,峰头何日不欷歔。 【译文】 秋日的景物让人惊叹,计划却已经落后。 露水滴在南岭的月光下,风吹过带来北方的书信。 长途追逐,所有的猎物都是猎物。 自古以来,粮食和谷物都没有多余的。 与我一同经历这凄凉的道路,何时不再唏嘘?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人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首先要看意象是否恰当生动
秋物十咏 天路悠悠近紫微,孤云往返欲何依。 风高鹤背千门出,雨冷龙腥半夜归。 裁锦漫夸凌汉赋,薄罗将就补寒衣。 与君好结闲中伴,莫逐狂猋到处飞。 注释: 1. 天路悠悠:形容天空的道路漫长而遥远,如同一条悠长的路。 2. 孤云往返:指云朵在天空中来回飘动,没有固定的归宿。 3. 欲何依:意指不知道该依靠什么。 4. 风高鹤背:形容风势很大,连鹤的背部也受到了影响。 5. 千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