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老,原名释若愚,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55,卒于公元1126
释若愚,俗姓马,字谷老,海盐(一作德清,今同属浙江)人。
从辨才净法师学,苏轼曾称许其诗。
久居龙井,三十年中多与诗人交往。
钦宗靖康元年卒,年七十二。
有《馀尘集》,已佚。
事见《吴兴诗存》二集卷一四,《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生卒年:1055-1126
谷老,原名释若愚,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055,卒于公元1126
释若愚,俗姓马,字谷老,海盐(一作德清,今同属浙江)人。
从辨才净法师学,苏轼曾称许其诗。
久居龙井,三十年中多与诗人交往。
钦宗靖康元年卒,年七十二。
有《馀尘集》,已佚。
事见《吴兴诗存》二集卷一四,《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生卒年:1055-1126
诗句原文: 本自无家可得归,云边有路许谁知。 溪光摇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 注释解释: 1. “本自无家可得归”:意为原本没有可以安身的归宿。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状态。 2. “云边有路许谁知”:暗示着在云层之上或远方,隐藏着通往心灵的道路,而这些道路却难以被普通人所理解。 3. “溪光摇落西山月”:描绘了一幅山涧溪流旁,月光倒映在水面上的静谧画面。 4.
注释:在房间里布置的千朵鲜花,就像一张罗网。梦中的七宝池子,像一座莲花盛开的池塘。 走在这通往西天归途的路上,心里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疑惑。 赏析:诗人以“室内万花”为喻,形象地描写了梦境中的景象;又以“梦中七宝莲池”为喻,形象地描写了梦境中的景色;更以“踏得西归路稳”,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梦境中行走自如、无忧无虑的境界。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释若愚,俗姓马,字谷老,海盐(一作德清,今同属浙江)人。 从辨才净法师学,苏轼曾称许其诗。 久居龙井,三十年中多与诗人交往。 钦宗靖康元年卒,年七十二。 有《馀尘集》,已佚。 事见《吴兴诗存》二集卷一四,《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