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奎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章,生于不详,卒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他的生平和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郭奎的诗歌风格以慷慨激昂、志节高洁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贻李道士》这首诗通过描写茅山李道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生活的向往。《首夏东城姑孰》则描绘了夏日东城姑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郭奎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章,生于不详,卒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他的生平和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郭奎的诗歌风格以慷慨激昂、志节高洁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贻李道士》这首诗通过描写茅山李道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生活的向往。《首夏东城姑孰》则描绘了夏日东城姑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滕王阁 西南有高阁,下瞰沧江清。 飞闼百馀尺,复道周西楹。 白日一何丽,照耀丹青明。 借问谁所为,云是滕王婴。 壮哉大唐业,封子临斯城。 佩玉杂鸣鸾,物换星亦更。 胜地罕常见,贤者垂令名。 昔闻华子鱼,杕篛迎吴兵。 英雄各适用,鼎足形遂成。 相公布文德,复此嘉会并。 群才若云集,颂以讴歌声。 阳春不为乐,万物争光荣。 登高瞩旷世,临流忘濯缨。 再拜述短辞,柱石齐天倾。 注释:
待月台为黄庭坚赋 微云澹清夕,置酒临高台。 逍遥敛巾帻,既酌仍停杯。 呼童灭华烛,以待明月来。 始望东南端,复集西北阶。 须臾见光彩,流影渐裴回。 徘徊欲起舞,倾我尊与罍。 圆光皎中天,大地无纤埃。 俯视曲水湄,谩观波萦回。 零露时已盈,桂树先秋开。 城上有警柝,广庭多古槐。 东家嫠妇泣,西家弦管催。 时固有如此,我独何悠哉。 长歌达明曙,乐此平生怀。 译文: 微云淡泊澄清的黄昏
新丰市 过新丰,待沽酒,雪华当空大如手。 断桥荒店无人烟,独有寒梅伴疏柳。 忆昔江东未搆兵,我亦曾经此地行。 东家槌牛出新酿,西家开宴还吹笙。 春风步障千花锦,当垆美人劝客饮。 形势虽非汉祖为,仿佛咸阳旧陵寝。 停骖慷慨怀马周,我欲濯发临清流。 斗酒不可得,高兴良难酬。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新丰市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黑貂紫绮裘,宝剑千金价”:描述了刘别驾穿着华贵的服饰,手中拿着贵重的宝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不舍和对友人身份的尊重。 - 关键词: 黑貂、紫绮、宝剑、千金价 2. “冠盖若云从,相送西陵下”:形容了刘别驾的随从众多,以及他们整齐的队列。这里描绘了一幅官员出行的壮观景象。 - 关键词: 冠盖、西陵、下 3. “我持鞭,君立马。弹银筝,进瑶斝”
注释: 桃花:指春天盛开的桃花。 故园:家乡,故乡。 却信:居然。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天台县与仙居县交界处。 回首:回头。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东风路:春风吹过的路。 渺茫:迷茫,看不到头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句“桃花”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想起了远方的家乡,感叹时光荏苒,故乡已经远隔万里。 颔联“却信天台隔
【注释】 《赠希武郎中》:赠给希武郎中。 回:指回到京城洛阳。 发东越:从东边出发(去广州)。 驰:快。 西大藩:西面的大州郡,即岭南一带。藩,藩篱。 带郡千万里:所辖的地方有一千零一十平方公里。 江介:江水边。中原文言“江”字下加“土”,是说江水环绕着中原大地。 周爰:广泛地寻求。爰,通“援”。 善道:好的主张、政策等。 利赏:利益和赏赐。 国士重:国家的重臣。 将宣明:将要宣扬。 亮:敬词
春日行 春风拂面,我何尝不感伤?突然之间,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 淮南三月,满城的花儿盛开;金杯盛满海中的美味,雕刻着精美的栏杆。 美人对面坐着弹琴,酒酣后她弹奏起《升天行》。 当年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复存在,白日里阳光照耀,心中却无法平静。 心未平,便长啸长啸。 我辈岂是平凡人,齐东鲁连颇有些相似
题彭克让心远亭 彭城有遗则,轩冕皆泥涂。 谁能继清躅,伊人常晏如。 夙好在文籍,少壮从戎车。 功成不受赏,弃官归田庐。 已就市廛隐,但忘形势趋。 出郭视阡陌,翳翳多桑榆。 逍遥度前溪,爱此濠梁鱼。 飞云日夕还,青山当户隅。 左招沧江月,右集图与书。 宾至引觞豆,时复艺园蔬。 意惬澹无虑,心远聊自娱。 寄言陶徵君,吾愿为尔徒。 注释: 1. 彭城:即彭城县,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作者的家乡。 2.
朝济彭蠡湖,暮上匡庐山。 军行饥且疲,露宿聊解鞍。 【注释】:彭蠡湖:在今江西省北部,为长江下游重要湖泊之一。匡庐:山名,在今安徽省境内。 从军诗:反映军人生活的诗歌。 【译文】:早晨渡过彭蠡湖,傍晚登上匡庐山。行军途中又饥饿又疲惫,只好露宿在马鞍上。正当秋天稻谷成熟时节,却要远征到遥远的西南边陲。转眼间一年将尽,雨雪交加寒气逼人。敲打着梆子怎能入睡?想到那艰苦的气候,心中不禁哀伤悲叹
悼亡 皇皇三十载,历尽艰辛难。骨肉一朝散,飘若行路尘。 涉江赋羁旅,形影私独亲。寄身在丧乱,托迹思沉沦。 行歌摽梅咏,卜尔为婚姻。尔才既明敏,德性良淳醇。 结发未一载,恩爱犹千春。相知愿白首,相敬如佳宾。 常怀孟光志,不厌黔娄贫。共患与同苦,慰我殷勤深。 夭寿固难贰,天亦胡不仁。蒺藜忽在床,伤我同心人。 孤鸾失明镜,幽兰折清芬。杳杳长夜台,悠悠泉路魂。 凄凄不复见,涕泣徒沾巾。 注释: 1.
明代诗人桑悦是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人。以下是对桑悦的详细介绍: 1. 个人生平:桑悦,字民怿,号思玄、思亥、鹤溪道人,生于1447年或1447年-1513年(一说1447年-1503年),逝世于1513年。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曾中举人,并在多次会试中落选。尽管屡经挫折,桑悦仍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 2. 文学贡献:桑悦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贡献,他工于辞赋,尤以《感怀诗》
林大春是明代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的诗人。他于嘉靖二十九年考中进士,并曾担任行人和浙江提学副使等职,因得罪高拱被言官弹劾后罢官。以下是对林大春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 林大春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入仕到官场波折的起伏过程。他曾在嘉靖二十九年考中进士,并在此后的仕途中不断升迁,历任行人与浙江提学副使等职位。然而,他在任上因得罪权臣高拱而被言官弹劾
郭奎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字子章,生于不详,卒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他的生平和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郭奎的诗歌风格以慷慨激昂、志节高洁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贻李道士》这首诗通过描写茅山李道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生活的向往。《首夏东城姑孰》则描绘了夏日东城姑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