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尹燮是清代著名诗人。他是江苏常熟人,并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擅长作诗和编纂诗歌集。汤尹燮的著作多涉猎中国古代典籍、历史掌故以及人生哲理等题材,在中国文史领域有深远影响。
汤尹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查阅内容
清代汤尹燮《秋日登鸡公岩绝顶》释义
汤尹燮
发表于 2025-03-04
【注释】 迂回:曲折。青崖:青色的崖石。径仄:山路狭窄。懔(lǐn):恐惧。悚(sǒng)然:恐惧的样子。神竦:指山神。来:来到。悲风:萧瑟冷冽的风。檞(zhù)叶:枫树落叶。陨(yǔn): 落。石骨:岩石的骨骼。露巉岩:露出陡峭的岩石。峭壁:陡峭的山崖。猱玃:像猿猴一样攀援。天铲:天然的斧削。意态尽:意态已尽,指景色全被大自然雕琢出来。陡绝:陡峻。最高层:高处。杳冥:高远而深邃。逗虚牝(pì)
清代汤尹燮《游高岭庵》释义
汤尹燮
发表于 2025-03-04
【解析】 此诗描绘了高岭庵的秀美景色和作者登游的愉悦感受。“极目秋林远,跻攀蹬道微”两句,写景抒情,点出时间、地点及心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景,尾联写情。 【答案】 译文: 极目远眺秋天茂密的林木,攀登着山路显得有些艰险。 山势高峻,寒风阵阵吹来不断,树龄已长,树叶稀稀落落地飘落下来。 坐在岩石上,云雾环绕着客人;穿行于树林中,迷雾沾湿了衣服。
相关推荐
明远,原名景澄清,清代诗人
景澄清
发表于 2025-01-05
景澄,字明远。清初诗人之一,在安徽桐城人。他是桐城派文学的开山祖和领袖人物。著有《西麓续集》、《诗说春秋》,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后世倡导桐城新声的重要思想导师。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在清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景澄的著述对后来桐城派的影响深远,他在诗文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值得高度评价。 然而由于时代发展变化以及历史记录的变迁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