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浙江鄞县人,字子华,号南湖。
正德六年进士。
授编修。
以权奸迭兴,请出为儒学官。
当道难之,乃擢为广东提学副使,以正风俗、作人才为己任。
官至南京右通政。
于文牒不问细大,必一一审阅,决其可否,卒于官。
有《南湖文录》等。
生卒年:1482-1529
明浙江鄞县人,字子华,号南湖。
正德六年进士。
授编修。
以权奸迭兴,请出为儒学官。
当道难之,乃擢为广东提学副使,以正风俗、作人才为己任。
官至南京右通政。
于文牒不问细大,必一一审阅,决其可否,卒于官。
有《南湖文录》等。
生卒年:1482-1529
注释: 斋居何肃肃,门掩秋风里。 谁拂床上尘,为拜颜夫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共计20个字。 译文: 斋居何肃肃,门掩秋风里。 谁拂床上尘,为拜颜夫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诗人通过“斋居”、“门掩”等词语,展现了高士的清高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白鹤峰谒苏文忠 —— 在白鹤峰上谒见苏东坡(苏文忠) 宋玉招魂伤暮春,何人犹自说埋轮 —— 宋玉招魂,伤于春天的暮色;有人说着关于苏轼的埋车轮的故事 湖中矮塔碑成藓,云外高斋句尚新 —— 湖中的小塔上刻有诗句,上面长满了苔藓;云外的高大的书斋里还有新鲜的诗句 病倚鹤峰悲楚客,年占鸡骨赛江神 —— 我因生病倚靠在鹤峰上悲叹,年岁增长
注释: 1. 中秋后一日曾青藜寓斋燕集:在中秋后的一天曾青藜的书房举行了宴集。 2. 昨宵对月今宵雨:昨天对着月亮,今天却下起了雨。 3. 两日阴晴不可凭:两天之间阴雨不定,不能凭此决定事情。 4. 客里招邀常赖友:住在客中,经常依赖朋友。 5. 山中栖止但依僧:住在山林中,只是依靠僧人。 6. 才高何必愁贫贱:才能高超,又何必因为贫穷而感到忧愁呢? 7. 时至无烦感废兴:时机到来
【注释】 归客:指从外地归来的游子。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也泛指战争的烽火。 【赏析】 这首咏物诗借梅写人,托梅言志。前两句写梅花盛开时节,游子归家,怕见其花将残落,不忍离去;后两句写游子在外,身逢战事,无法归家,只能托寄一枝梅花,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富有情味,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明浙江鄞县人,字子华,号南湖。 正德六年进士。 授编修。 以权奸迭兴,请出为儒学官。 当道难之,乃擢为广东提学副使,以正风俗、作人才为己任。 官至南京右通政。 于文牒不问细大,必一一审阅,决其可否,卒于官。 有《南湖文录》等。 生卒年
明浙江鄞县人,字子华,号南湖。 正德六年进士。 授编修。 以权奸迭兴,请出为儒学官。 当道难之,乃擢为广东提学副使,以正风俗、作人才为己任。 官至南京右通政。 于文牒不问细大,必一一审阅,决其可否,卒于官。 有《南湖文录》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