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鼎延
清代诗人朱鼎延,字元孚,号嵩若。他是明朝永嘉侯朱亮祖的后裔,明末清初兖州平阴人。 朱鼎延在明代中叶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中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历任通政司通政、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因母亲年迈而请求归养亲家,专心于程朱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淡泊自甘,生活上并不追求资产积累。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故土的眷恋
清代朱鼎延《初秋登楼》释义
初秋登楼 东来岱色入苍茫,望里烟岚接太行。 远浦平沙栖雁鹜,高原落日下牛羊。 庾公月底耽清兴,王粲楼头忆故乡。 况是满城砧杵急,风凄万户客愁长。 注释: - 东来岱色入苍茫:泰山的景色在远处显得苍茫而深远。 - 望里烟岚接太行:望向远方,可以看到烟雾缭绕与太行山脉相接。 - 远浦平沙栖雁鹜:远处的水滨和沙滩上栖息着一群群雁鸭。 - 高原落日下牛羊:在高山上的夕阳下,有牧羊人和牛羊。 -
初秋登楼
东来岱色入苍茫,望里烟岚接太行。 远浦平沙栖雁鹜,高原落日下牛羊。 庾公月底耽清兴,王粲楼头忆故乡。 况是满城砧杵急,风凄万户客愁长
元孚,原名朱鼎延,清代诗人
清代诗人朱鼎延,字元孚,号嵩若。他是明朝永嘉侯朱亮祖的后裔,明末清初兖州平阴人。 朱鼎延在明代中叶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中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历任通政司通政、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因母亲年迈而请求归养亲家,专心于程朱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淡泊自甘,生活上并不追求资产积累。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故土的眷恋
朱鼎延
清代诗人朱鼎延,字元孚,号嵩若。他是明朝永嘉侯朱亮祖的后裔,明末清初兖州平阴人。 朱鼎延在明代中叶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中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历任通政司通政、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因母亲年迈而请求归养亲家,专心于程朱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淡泊自甘,生活上并不追求资产积累。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故土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