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岱色入苍茫,望里烟岚接太行。
远浦平沙栖雁鹜,高原落日下牛羊。
庾公月底耽清兴,王粲楼头忆故乡。
况是满城砧杵急,风凄万户客愁长。
初秋登楼
东来岱色入苍茫,望里烟岚接太行。
远浦平沙栖雁鹜,高原落日下牛羊。
庾公月底耽清兴,王粲楼头忆故乡。
况是满城砧杵急,风凄万户客愁长。
注释:
- 东来岱色入苍茫:泰山的景色在远处显得苍茫而深远。
- 望里烟岚接太行:望向远方,可以看到烟雾缭绕与太行山脉相接。
- 远浦平沙栖雁鹜:远处的水滨和沙滩上栖息着一群群雁鸭。
- 高原落日下牛羊:在高山上的夕阳下,有牧羊人和牛羊。
- 庾公月底耽清兴:庾信在月夜之下沉浸于清雅的兴致中。
- 王粲楼头忆故乡:王粲在高楼之上怀念着他的故乡。
- 况是满城砧杵急,风凄万户客愁长:更何况是整个城市都在紧急地敲打着捣衣的器具,风吹过时让客居他乡的人感到深深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秋时节登上高楼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以及秋天的宁静与哀愁。首句“东来岱色入苍茫”,便以豪迈的笔触勾勒出泰山的壮阔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雄浑与壮观。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烟岚连接太行山、远浦平沙上栖息着的雁鸭、高原上的落日与牛羊,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使整首诗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如“清兴”、“故乡”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乡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风凄万户客愁长”,更是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