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朱鼎延,字元孚,号嵩若。他是明朝永嘉侯朱亮祖的后裔,明末清初兖州平阴人。
朱鼎延在明代中叶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中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历任通政司通政、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因母亲年迈而请求归养亲家,专心于程朱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淡泊自甘,生活上并不追求资产积累。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故土的眷恋,如《初秋登楼》中的诗句“东来岱色入苍茫,望里烟岚接太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
清代诗人朱鼎延,字元孚,号嵩若。他是明朝永嘉侯朱亮祖的后裔,明末清初兖州平阴人。
朱鼎延在明代中叶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中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历任通政司通政、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因母亲年迈而请求归养亲家,专心于程朱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淡泊自甘,生活上并不追求资产积累。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故土的眷恋,如《初秋登楼》中的诗句“东来岱色入苍茫,望里烟岚接太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
初秋登楼 东来岱色入苍茫,望里烟岚接太行。 远浦平沙栖雁鹜,高原落日下牛羊。 庾公月底耽清兴,王粲楼头忆故乡。 况是满城砧杵急,风凄万户客愁长。 注释: - 东来岱色入苍茫:泰山的景色在远处显得苍茫而深远。 - 望里烟岚接太行:望向远方,可以看到烟雾缭绕与太行山脉相接。 - 远浦平沙栖雁鹜:远处的水滨和沙滩上栖息着一群群雁鸭。 - 高原落日下牛羊:在高山上的夕阳下,有牧羊人和牛羊。 -
清代诗人朱鼎延,字元孚,号嵩若。他是明朝永嘉侯朱亮祖的后裔,明末清初兖州平阴人。 朱鼎延在明代中叶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中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历任通政司通政、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因母亲年迈而请求归养亲家,专心于程朱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淡泊自甘,生活上并不追求资产积累。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故土的眷恋
明浙江鄞县人,字子华,号南湖。 正德六年进士。 授编修。 以权奸迭兴,请出为儒学官。 当道难之,乃擢为广东提学副使,以正风俗、作人才为己任。 官至南京右通政。 于文牒不问细大,必一一审阅,决其可否,卒于官。 有《南湖文录》等。 生卒年
清代诗人朱鼎延,字元孚,号嵩若。他是明朝永嘉侯朱亮祖的后裔,明末清初兖州平阴人。 朱鼎延在明代中叶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中进士,之后步入仕途,历任通政司通政、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他因母亲年迈而请求归养亲家,专心于程朱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淡泊自甘,生活上并不追求资产积累。他的诗歌创作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故土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