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释:

  1. 羔:小羊。
  2. 耕牛:古代的农具之一。
  3. 委蛇:弯曲的样子。
  4. 自公:出自主人家。
  5. 总:通“缝”,用丝线连缀。

赏析:

《羔羊》是先秦时期的一首诗,属于《召南》,是一篇描写小羊及其饲养过程的诗歌。全诗共四句,描绘了羔羊在不同场合下的形象和生活场景,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中对动物的尊重与利用。

第一句“羔羊之皮”,描述的是羔羊作为毛皮被用来制作衣物的过程。“素丝五紽”则是用简单的线绳将羊毛编织成布料。第二句“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则描绘了小羊在主人家吃晚餐后回家的情景,“退食”意味着吃饱饭之后才离开工作的地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