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此谓大成。
解析:本章是老子的“道德经”中第四十九章。它主要讲的是什么?老子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圣人常无心”,就是说圣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要想太多、太细了;而要像老百姓一样,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来对待。“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意思是善良的人我们帮助他,邪恶的人我们也帮助他。这里“善者”和“不善者”,是泛指的,“善”、“恶”的概念在这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判断。
在这一章老子又提出了一个比喻:圣人在天下,歙歙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就是说圣人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来对待。这与前面讲到“以百姓心为心”,是一致的。“百姓皆注其耳目”意思是老百姓都像这样把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打开一样地接受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