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莫亲于间:指没有比间谍更应成为亲信了。赏莫厚于间:指没有比间谍更应该得到丰富的奖赏了。事莫密于间:没有经间谍的事更应该保守机密了。间事未发:用间之事还没有开始进行。间与所告者皆死:间谍和告知用间之事的人都要处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孙子兵法 · 用间篇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军队想要攻打某个地方或城市时,或者想要杀死某个人时,一定要先知道对方的防守将领、左右亲信、侍卫官员、门卫人员以及负责管理住所的仆人的姓名,然后通过间谍去了解这些信息。

译文:如果敌人想要攻击我们的军队,或者是我们的城市和人民需要被消灭,我们一定要先了解敌人的将领、身边的亲信、侍卫官、看门的人、管宿舍的人员等身份,然后通过间谍来获取这些信息。

注释:这里所说的“间”,是指间谍,也就是在敌方内部担任一定职务或角色的人员。他们通常是被派遣到敌方去刺探情报的。这里的“知”,指的是了解、掌握。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知道了敌人派来的间谍之后,就要设法利用他们,引导他们为我们服务。通过他们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敌人的动向和计划。如果敌人派来的间谍是死间的话,我们就可以利用他向敌人报告我们的行动。如果是生间的话,我们也可以按照约定的时间让他完成任务。这五种间谍的情况,国君必须清楚了解,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反间,所以对待反间的人不能过于苛刻。

译文:一旦我们了解了敌人的间谍,就可以利用他们来帮助我们获取敌方的动态和计划。如果敌人的间谍是死间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向敌人报告我们的行动。如果是生间的话,我们也可以按照约定的时间让他们完成任务。这五种间谍的情况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就是反间,所以我们对待反间不能过于苛刻。

注释:这里的“死间”是指被敌人信任的间谍,他们的任务是向敌人报告我们的行动计划和意图。而“生间”是指被我们信任的间谍,他们的任务是执行我们的命令。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战争都是因为善于运用间谍而取得胜利的。商朝的兴起是因为伊挚在夏朝工作,西周的兴起是因为吕牙在殷朝工作。因此,只有那些明智的君主和贤能的将领,才能通过派遣间谍来达到目的,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这是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全军赖以行动的基础。

译文:历史上有很多战争都是因为善于运用间谍而取胜的。比如商朝的兴起是因为伊挚在夏朝工作,西周的兴起是因为吕牙在殷朝工作。因此,只有那些明智的君主和贤能的将领,才能通过派遣间谍来达到目的,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这是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全军赖以行动的基础。

注释:这里的“间”是指间谍,“上智”是指非常聪明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