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译文】

《孙子兵法》 · 地形篇

地形,是战争的辅助条件。分析敌我情况,掌握战胜敌人的规律,估计险要与不利的距离远近,这是上将所应掌握的原则。掌握了这些原则,就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否则,就会决定战争的失败。

按照正确的战法进行作战,即使君主不下达战斗命令,也一定会取得胜利;而按不正确的战法进行作战,即使君主下令作战,也不一定会取得胜利。所以,在战场上不求功名,退却时不避罪责,只求保全士兵,以利于君主,这是国家的珍宝。

对待战士如同看待婴儿一样,因此可以率领他们赴深水险地;对待战士如同看待爱子,因此可以和战士共生死,厚待而不能驱使他们,溺爱而不能指挥他们,放纵而不能治理他们,这样的情形就像骄横的子弟,是不能使用的。

知道我军士卒可以攻击敌人,但却不知道敌人不可以攻击我军,胜算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攻击我军,但却不知道我军士卒不可攻击敌人的情况,胜算也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攻我军,同时知道我军士卒也可攻击敌人,但却不了解地理条件不能参战,胜算还是一半。所以了解军事的人,行动不迷惑,举兵不穷迫。所以说:了解敌人和自己,胜利就无所畏惧;了解天时和地利,胜利就不会有穷尽。

【注释】

  1. 夫:发语词。
  2. 地形者:地形,即地势、地貌。
  3. 兵之助也:对战争的作用至关重要。
  4. 料敌制胜:判断和预测敌人,制定胜利的对策和方法。
  5. 计险厄远近:计算地形险阻的程度以及距离远近。
  6. 上将之道也:对于高级将领来说,这是必须掌握的原则。
  7.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懂得并运用这些原则来指导战争,一定能取得胜利。
  8. 此:这里的“此”指上述原则。
  9. 必战可也:如果按照这些原则作战,即使君王下令进攻也可以取得胜利。
  10. 故:因此。
  11. 无战可也:如果不符合这些原则盲目开战,则必然失败。
  12. 进不求名:进军时不求功名。
  13. 退不避罪:退却时不逃避罪责。
  14. 唯人是保:只求保全士兵。
  15. 而利合于主:这符合君主的要求。
  16. 视卒如婴儿:对待士兵如同对待婴儿一样。
  17. 此可与之赴深溪:这样才可以率领士兵前往危险的深水险地。
  18. 视卒如爱子:对待士兵如同爱护自己孩子一样。
  19. 厚而不能使:虽然很厚待他们,但不能使他们听从指挥。
  20. 爱而不能令:虽然很爱护他们,却不能让他们去执行命令。
  21. 乱而不能治:军队混乱无序,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理。
  22. 譬若骄子:就像骄纵自大的孩子一样。
  23. 不可用也:这种人不能使用。
  24. 动而不迷:行动时不迷失方向。
  25. 举而不穷:举兵出征不会陷入穷途末路的境地。
  26.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所以说:了解敌人和自己,胜利就不会有危险;了解天时和地利,胜利就不会有穷尽。
    【赏析】
    本篇是《孙子兵法》中著名的一篇论述地理因素在战争中作用的重要文献。作者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如何利用地理特点取胜或败亡,强调了地形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和正确运用地形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军事指挥风格——知人善任、严明赏罚、团结统一、同舟共济。
    文章从“地形者,兵之助也”开始,直接进入主题。作者认为地形是战争的重要辅助条件,它直接影响到战斗的结果。在具体阐述时,文中列举了四种情况:一是根据敌情制定策略,二是了解敌军不能进攻我军,三是了解我军士卒可以攻击敌人但不知敌军是否能够攻击我军,四是了解我军士卒可以攻击敌人但不知我军士卒是否可以攻击敌军,同时还要考虑地理条件。这四种情况都是战争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全面考虑并加以利用,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接下来的文章,作者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利用地形取胜的关键要素。他认为,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也就是了解自己和敌人的基本情况。只有了解了这些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其次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包括对敌我双方的地形进行详细考察。最后要具备高度的战略眼光,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也要看到长远的影响,确保整个战争过程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位优秀的战略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