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什么智慧呢?其实,我没有知识。有一个粗鄙的人问我问题,我回答得就像空空如也一样。我问他问题的两端,然后竭尽所能地去回答。”
译文:
子曰:“我有什么智慧呢?其实,我没有知识。有一个粗鄙的人问我问题,我回答得就像空空如也一样。我问他问题的两端,然后竭尽所能地去回答。”
注释:
- 子罕篇(zǐ hǎn piān):是《论语》中的一篇篇章,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之间的对话。
- 有知乎哉:意思是“我有什么智慧呢”,这里的“知”指智慧、知识。
- 无知也:意思是“其实,我没有知识”。这里的“知”指智慧、知识。
- 有鄙夫问于我:意思是“有一个粗鄙的人问我问题”。这里的“鄙夫”指的是粗俗之人。
- 空空如也:意思是“我回答得就像空空如也一样”。这里的“也”指的是答案或者回应。
-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我问他问题的两端,然后竭尽所能地去回答”。这里的“叩”指的是询问、探讨。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孔子谦虚的一面。他认为,自己虽然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但并非无所不知。当有人向他提出问题时,他会尽力解答,但可能并不能给出最准确的答案。这种态度体现了孔子的谦逊和开放性,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而是追求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同时,这也展示了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他愿意倾听学生的疑问和见解,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