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说:“泰伯,他可以说是道德修养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三次把天下让给别人,人民没有谁能称赞的。”

注释:

  1. 子曰:孔子(前551-479),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
  2. 泰伯:即吴泰伯,春秋时期的一位贤人,以仁爱为本,德行为重,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3. 可谓:可以称得上。
  4. 至德:最高尚的德行,指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境界。
  5. 三:数词,这里表示次数。
  6. 让:谦让,指自愿放弃。
  7. 民无得而称焉:人民无法称赞或评价。

译文:
孔子说:“泰伯,他可以说是道德修养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三次将天下让给别人,人民无法称赞或评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孔子对泰伯高度赞扬和敬佩之情。泰伯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其仁爱为本、德行为重的品质赢得了孔子的高度赞誉。孔子强调,泰伯的至德表现在于他将天下让给他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这也表明泰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人格魅力,他的品德和精神风貌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