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译文:曾子说:“以自己的能力去询问那些能力不如你的人,以大量的知识来询问那些学识不多的人。要有如无的谦虚,有如实的虚心,冒犯了别人也不计较。”

注释:曾子曰: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以能问于不能:用自己能力去向能力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以多问于寡:用大量知识去向知识少的人请教。

有若无:指谦虚不张扬,好像没有一样。

实若虚:指内心空虚,好像什么都没有。

犯而不校:犯了错误也不计较,宽容大度。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我的一位朋友曾经这样做过。

赏析:曾子认为,做人应该谦虚,要尊重他人,不要炫耀自己的能力。他提倡“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即用自己能力去向能力不及自己的人请教,用大量知识去向知识少的人请教,这是一种求知的态度。他还提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即要有如无的谦虚,有如实的虚心,犯而不怕得罪人。这种态度是一种宽容大度的精神。曾子还提到他的一位朋友曾经这样做过,这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尊重和信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