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说:“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 仲弓:孔子的弟子。
- 子桑伯子:古代的一个贤人。
- 可也,简:意思是行之简易,而效果显著。
- 居敬而行简:在行事时保持恭敬之心,并且行动简单直接。
- 临其民:治理百姓。
- 无乃大简乎:岂不是过于简单了?
【赏析】:
这首诗是孔子对仲弓提问的回答,主要探讨的是“居敬而行简”与“居简而行简”这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孔子认为,对于统治者来说,保持敬畏之心并采取简单的治理方式,既可以有效地管理人民,又可以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这种治理方式既不会过于繁琐复杂,也不会过于简单粗暴,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选择。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的是治理的平衡和适度,既要有敬畏之心,又要有智慧的决策,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也是孔子治国理念的核心所在,即通过道德修养和智慧运用来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