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孔子的弟子)出使齐国,冉求替母亲向孔子请求给粮食。孔子说:“给他一釜(古代容量单位,一釜等于六升或四斗)。冉求又请再增加,孔子说:‘给他一庾(古代容量单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冉求就给了孔子五秉(古代容量单位,五秉合为一石,即一百升)的粟米。孔子说:‘冉求去到齐国,穿着肥壮的马,穿着轻暖的皮衣。我听说:君子对别人的急难不继承其财物。”注释:
- 子华(孔子的弟子):这里是指子华出使齐国这件事。
- 冉子:指冉求,孔子的学生,姓冉名求。
- 粟:谷物,泛指粮食。
- 之:代词,指赤(冉求的字)。
- 乘:穿。
- 肥马:肥大的马。
- 裘:皮衣。这里指的是皮毛衣服,即皮衣。
- 周:照顾、援助。
- 适:到。
- 继:接替。
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孔子教导冉求在对待他人困难时应给予帮助而不应贪图他人财富的事情。通过这个故事,孔子表达了他对于“君子之德”的理解,即应该具备仁德和道德修养,关心和帮助他人,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