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巧言:花言巧语。

令色:和颜悦色。

足恭:过分卑躬屈膝的恭维。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字子,孔子的学生。

匿怨:隐瞒怨恨。

【译文】

孔子说:“善于花言巧语、装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对人过分谦卑谄媚的人,我(孔子)是鄙弃的。而把别人的怨恨隐藏起来,表面上又与某人要好,这样的人也是我所鄙弃的。”

【赏析】

本篇选自《论语·公冶长》。孔子提倡“君子”应该具备的基本德行,即“仁、义、礼、智、忠、信”,其中“恕”是“仁”的重要体现。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学说中重要的一条原则。

孔子反对“巧言”、“令色”、“足恭”的人,认为这样的人虚伪做作,不可信赖。但孔子自己也有缺点,如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他也会采取一些圆滑的态度,这也正是他的老师左丘明所批评的。

从孔子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十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圣人。他对于自己的错误毫不回避,敢于正视并承认错误,正是这种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才使得他成为历史上的伟大圣人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