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 · 公冶长篇 · 第二章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过能觉察到自身过失并自我谴责的人。”
译文:我已经放弃努力了;我没有看见有人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且自我责备。
注释:已矣,停止的意思。吾,我。未见,没有看到。能见,看见。其,指代自己的错误。过,过错。内自讼,内心的自我责问。者也,的人。
赏析:此章反映了孔子对“自知之明”的高度重视,强调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自我反省,那么他就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人的基本素质。同时,也表达了孔子对于“自我反省”的重视程度,认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亲自加强修养,减轻对他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减少别人的怨恨。
注释:躬自厚,加强自身的修养。薄责于人,减轻对他(指别人)的要求。远怨,减少别人的怨恨。
赏析:此章是孔子提倡的一种人际交往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先加强自己的修养,然后才能去要求别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自己的怨恨,也可以减少别人的怨恨。这种观念体现了孔子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吾恐从我者之失其母也。”
译文:每天一起生活的人,说的话都跟道义无关,我担心跟随我的人会失去他们的母亲。
注释:群居,指在一起生活的人们。终日,整天。言,说话。及义,涉及正当的道义。吾,我。恐,担心。从我者,跟随我的人。之,代词。失其母,失去母亲的教导和榜样。
赏析:此章反映了孔子对于道德教化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应该体现在言行之中,只有符合道义的言论和行为才是值得追随的。同时,这也体现了他对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视,认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