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先有白底,然后在上面绘上彩色。”子夏说:“礼乐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呢?”孔子说:“启发了我兴趣的人是商乐正啊!现在可以跟他讨论《诗经》了。”
注释: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女子的笑容和眼神非常美丽动人。
- 素以为绚兮:意思是用白色作为基础,然后在其上绘制彩色。
- 绘事后素:绘画先有白底,然后在上面绘上彩色。
- 礼后乎:礼乐的先后顺序问题。
- 起予者商也:启发了我兴趣的人是商乐正。
- 始可与言《诗》已矣:现在可以跟他讨论《诗经》了。
赏析:
这首诗是《论语·八佾篇·第八章》中的一段对话,主要讲述了孔子关于艺术创作的哲学观点。孔子认为,绘画应该以素(白底)为基础,然后再在上面绘制彩色。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中基础和创新关系的理解。同时,孔子还强调了启发性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那些能够启发人们思考、激发兴趣的人,才能真正地传授知识。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孔子对礼乐文化的重视,他认为礼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需要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