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春夏游猎兴役晏子谏第八
景公春夏游猎,又起大台之役。晏子谏曰:“春夏起役,且游猎,夺民农时,国家空虚,不可。”景公曰:“吾闻相贤者国治,臣忠者主逸。吾年无几矣,欲遂吾所乐,卒吾所好,子其息矣。”晏子曰:“昔文王不敢盘于游田,故国昌而民安。楚灵王不废干溪之役,起章华之台,而民叛之。今君不革,将危社稷,而为诸侯笑。臣闻忠臣不避死,谏不违罪。君不听臣,臣将逝矣。”景公曰:“唯唯,将弛罢之。”未几,朝韦囧解役而归。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第九
景公猎休,坐地而食,晏子后至,左右灭葭而席。公不说,曰:“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对曰:“臣闻介胄坐陈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故不敢以忧侍坐。”公曰:“诺。”令人下席曰:“大夫皆席,寡人亦席矣。”

景公春夏游猎兴役晏子谏第八

译文:

景公在春夏季节里,经常举行狩猎活动,又打算修建一座高大的台子。晏子对此进谏说:“春夏季节是国家农事活动的黄金时期,而此时国君却要大兴土木,进行狩猎活动,这会剥夺农民的农时,使国家变得空虚无物。这是不可取的。”景公回答说:“我听说,一个贤明的君主治理得好,国家就会兴旺发达;大臣们忠心耿耿,君王就会安逸自在。我现在年纪已高,想要尽情地享受生活,完成我的心愿,你就此停止吧。”晏子说:“从前周文王不敢在游乐中沉迷,因此国家的繁荣安定,人民也安居乐业。楚灵王没有放弃干溪之役,却修建了章华之台,结果百姓纷纷背叛他。现在您不改正错误,将要危及国家,并且让诸侯国耻笑我们。我听说,忠诚的臣子不会因为冒犯君主而受到惩罚或死亡,直言劝谏也不会违反法律和罪责。如果君上不接受我的规劝,我就只能离开这个职位了。”景公说:“好吧。”于是,就停止了修建工程。没多久,朝中的官员们解除了修筑章华之台的任务而返回。

译文:

景公打猎休息时坐在地面上吃东西,晏子稍晚些时候才到达,他的左右仆从已经把茅草拔去了而铺设好了坐席。景公不高兴地说:“寡人坐着休息,而二三卿却都没有铺上坐席,而只有你来拔去茅草铺好坐席,这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道:“我听说,身穿铠甲的士兵不能坐在陈设好的坐席上,在法庭上的人也不能坐在坐席上,死者的尸体也不能躺在堂上,因为这三者都代表着忧患。所以我就不敢以忧愁的心情来侍奉君王。”景公说:“好吧。”于是下令让其他人都铺上坐席,说:“大夫们都铺上坐席,我也铺上坐席了。”

赏析:

此篇是《晏子春秋》中著名的一篇。《晏子春秋》记载了许多关于晏子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反映了晏子的聪明才智和正直无私的品质。

本篇主要记述的是晏子对景公的劝谏。景公是一个好大喜功、贪图享乐的人。他在春夏季节,喜欢外出打猎,还打算修建一座高大的台子。晏子认为这样做会对国家造成危害,因此他多次进谏。最后,景公接受了晏子的建议,停止了修建工程。

晏子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能够从小事中看出大道理。在这个故事中,晏子通过分析景公的行为对国家可能造成的危害,向景公提出了警告。他的话语虽然简洁,但却深刻地揭示了问题的实质。这种深入浅出的劝导方式,使得晏子的观点得到了很好的传达。

晏子也是一个敢于坚持正义的人。尽管景公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但晏子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人民的辛勤付出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因此,他不顾个人安危,向景公进谏,希望他能够放弃错误的决策。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晏子还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不仅关注眼前的利益,更关心国家的长远发展。在这个故事中,晏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建议景公不要为了个人享乐而破坏国家的利益,而是要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这种前瞻性的思想为景公指明了方向,帮助他摆脱了错误的道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