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十三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焉:“吾闻之,莫三人而迷,今吾以鲁一国迷虑之,不免于乱,何也?”
晏子对曰:“君之所尊举而富贵,入所以与图身,出所与图国,及左右逼迩,皆同于君之心者也。犒鲁国化而为一心,曾无与二,其何暇有三?夫逼迩于君之侧者,距本朝之势,国之所以治也;左右谗谀,相与塞善,行之所以衰也;士者持禄,游者养交,身之所以危也。诗曰:‘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趋之。’此言古者圣王明君之使以善也。故外知事之情,而内得心之诚,是以不迷也。”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俭第十四
晏子聘于鲁,鲁昭公问曰:“夫俨然辱临敝邑,窃甚嘉之,寡人受贶,请问安国众民如何?”
诗句:
君之所尊举而富贵,入所以与图身,出所与图国,及左右逼迩,皆同于君之心者也。
译文:
您所尊重并提拔的富贵之位,以及如何为自己谋求利益,都是与国家有关的事情,而身边的大臣们也都与您心意相通。
注释:
- “君之所尊举”:指君主所推崇和提拔的人或事。
- “富贵”:指财富和地位。
- “入所以与图身”:指国家如何为个人谋福利。
- “出所与图国”:指国家如何为国家谋求利益。
- “及左右逼迩”:指身边的大臣们都与君主心意相同。
- “皆同于君之心”:指大臣们都与君主心意相通。关键词“皆同”强调了这一点。
- “故外知事之情,而内得心之诚”:意思是通过观察外部情况来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同时内心要真诚地对待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晏子对鲁昭公提出的一个问题的回答。他首先指出国君身边的人(即左右)与国君心意相通,因此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维护国君的利益。接着,晏子解释了为什么自己能够保持忠诚,因为他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并且内心真诚对待事务。最后,他强调了通过观察外部情况来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内心真诚地对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