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不许,曰:“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今夫子亦相寡人,欲为夫子三归,泽至子孙,岂不可哉?”
对曰:“昔者管子事桓公,桓公义高诸侯,德备百姓。今婴事君也,国仅齐于诸侯,怨积乎百姓,婴之罪多矣,而君欲赏之,岂以其不肖父为不肖子厚受赏以伤国民义哉?且夫德薄而禄厚,智惛而家富,是彰污而逆教也,不可。”公不许。晏子出。异日朝,得闲而入邑,致车一乘而后止。
晏子病将死妻问所欲言云毋变尔俗第二十九
晏子病,将死,其妻曰:“夫子无欲言乎?”子曰:“吾恐死而俗变,谨视尔家,毋变尔俗也。”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命子壮示之第三十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及壮,发书之言曰:“布帛不可穷,穷不可饰;牛马不可穷,穷不可服;士不可穷,穷不可任;国不可穷,穷不可窃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公:桓公
晏子(晏婴):齐国的宰相,字平仲
不许:不同意
昔:过去
吾先君:我的先父(指桓公)
桓公:齐桓公
有管仲:管仲是齐桓公的丞相,名夷吾,字仲,曾力主改革内政,使齐国富强,但后来因功高震主被齐桓公杀死。
恤劳:照顾和慰劳
齐国:齐国,当时是诸侯国中的强国
身老:年迈
三归:古代的一种封邑,指封地
泽及子孙:恩惠传及子孙后代
夫子:对人的尊称,这里是指晏婴自己
亦相:辅佐
寡人:国君自称。
为:给
夫子三归:意思是给晏婴封地,让晏婴的家族享受封土之利。
泽至子孙:好处传及子孙后代。
岂:难道
可不哉:难道不可以吗?
对曰:回答
管子:管仲
事桓公:辅佐桓公
桓公义高诸侯:齐桓公以仁义治国,受到诸侯的敬重。
德备百姓:齐桓公以德行来治理百姓。
今婴:现在晏婴
事君也,国仅齐于诸侯,怨积乎百姓,婴之罪多矣:现在晏婴辅佐国君,国家只比诸侯稍弱一点,百姓怨声载道,这是晏婴自己的过错。
婴之罪多矣:晏婴自己的过错很多。
而君欲赏之:而国君想奖赏他。
岂以其不肖父为不肖子厚受赏以伤国民义:又怎么能因为晏婴的父亲没有才能,就认为他的儿子没有才能,而重赏他以伤害国家利益呢?
彰污而逆教也:这是彰明污浊、逆行教化。
不可:不可以
异日朝,得闲而入邑,致车一乘而后止: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晏婴在闲暇之余进入自己的封邑,乘坐一辆车回家,表示满足。
晏子病将死妻问所欲言云毋变尔俗第二十九
晏子(晏婴):齐国的宰相,字平仲
夫:语气词,无实义。
晏子(晏婴):齐国的宰相,字平仲)病将死,他的妻子问他想说些什么话。晏婴说:“我害怕死后风俗发生变化。”妻子说:“您不要改变您的家风。”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命子壮示之第三十
晏子(晏婴):齐国的宰相,字平仲)病将死,他在家中的一根柱子上凿洞放入了一卷竹简,对自己的孩子说:“这是你将来的家训。”等到孩子长大,打开竹简上的话,上面写道:“布帛不可穷尽,穷尽了就不能用来装饰;牛马不可穷尽,穷尽了就不可以用来骑乘;士人不可穷尽,穷尽了就无法任用;国家不可穷尽,穷尽了就不能偷取。”
晏子(晏婴):齐国的宰相,字平仲)病将死时嘱咐儿子要遵守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