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盖姣,有羽人视景公僭者。公谓左右曰:“问之,何视寡人之僭也?”羽人对曰:“言亦死,而不言亦死,窃姣公也。”公曰:“合色寡人也?杀之!”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将杀之。”晏子对曰:“婴闻拒欲不道,恶爱不祥,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公曰:“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
景公谓晏子东海之中有水而赤晏子详对第十三
景公谓晏子曰:“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
晏子对曰:“昔者秦缪公乘龙舟而理天下,以黄布裹烝枣,至东海而捐其布,破黄布,故水赤;烝枣,故华而不实。”
公曰:“吾详问子何为?”对曰:“婴闻之,详问者,亦详对之也。”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
诗句:景公盖姣,有羽人视景公僭者。
注释:景公盖姣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齐景公(前544年—前490年),他以美貌和贤德著称,被后世誉为“文景之治”的象征人物。羽人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话生物,常被用于形容奇异、不寻常的事物或现象。
译文:齐景公盖姣,有一位羽人观察景公是否僭越了某些规定。
赏析:本句描绘了齐景公的外表与行为之间的矛盾,通过羽人的观察来表达对齐景公行为的质疑。这里的“盖姣”一词体现了齐景公的外表与其贤德之间的反差,而羽人则是这种反差的象征性表现,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神秘色彩。
诗句:公谓左右曰:“问之,何视寡人之僭也?”
注释:公是齐景公的自称,表示其高贵的身份。左右是指齐景公身边的侍从或者臣子。僭指的是超越本分,这里特指穿着或言行上的过分。
译文:齐景公对身边的侍从说:“问问他们,为何这样盯着我看?”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齐景公作为君主的自省态度,他试图通过询问来了解身边人的看法,以期改进自己的行为。这也表明了他对于自身形象和行为的严格要求,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
诗句:晏子不时而入,见曰:“盖闻君有所怒羽人。”
注释: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字,以其智慧和才能著称于世。不时而入指的是晏子在适当的时候进入朝堂。盖闻是对齐景公话语的回应,表示晏子听到了齐景公的言论。
译文:晏子不是时刻都在宫中,适时地进入了宫廷,并向齐景公汇报说:“我听说您因为羽人的存在感到愤怒。”
赏析:晏子的及时出现表明他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及对君王意见的重视。通过晏子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尊重君主的同时,也试图为解决君臣之间的误解提供建议或帮助。
诗句:公曰:“然。色寡人,故将杀之!”
注释:然是表示肯定的回答,这里用来回应齐景公的话。色是形容词,意为脸色,这里引申为用言语攻击或羞辱的意思。故将杀之是齐景公的决定,即如果再次发现羽人的情况,就要处死。
译文:齐景公说:“是啊。用言语攻击我,所以打算杀了你!”
赏析:此句揭示了齐景公对羽人存在的不满及其对晏子采取严厉措施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表述,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齐景公的权威和决断力,也能体会到他对言辞攻击的敏感性和反应。
这段描述展示了齐景公与晏子之间的互动,以及齐景公在面对批评时的强硬立场。同时,也反映出晏子的智慧和策略,以及他在维护国家利益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与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