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死景公驰往哭哀毕而去第十六
晏公游于灾,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而因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遫,则又乘。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而往,伏尸而号,曰:“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逸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
晏子死景公哭之称莫复陈告吾过第十七
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而哭之,涕沾襟。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安用礼乎?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邑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乎!吾失夫子则亡,何礼之有?”免而哭,哀尽而去。
晏子没左右谀弦章谏景公赐之鱼第十八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这首诗选自《晏子春秋》,是关于齐国宰相晏婴去世后,齐景公对他的哀悼和追悼的记载。晏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一生忠诚于国家,为人民谋福利,深受百姓爱戴。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晏子死景公驰往哭哀毕而去第十六
    晏婴去世,齐景公急忙赶去吊唁,悲伤之情表达完毕才离开。

  2. 晏公游于灾,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而因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遫,则又乘。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而往,伏尸而号,曰:“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逸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
    晏公在旅行中听到晏婴的死讯,急忙赶到现场悲痛不已。他因为迟到而感到羞愧,再次上马加速。到达国都时,他四下奔跑,一边行走一边哭丧,并跪倒在尸体旁号啕大哭,说:“大夫您日夜责备我,从不停歇,我虽然仍然沉溺于逸乐之中,但心中的罪恶却已经积累到了百姓的头上。如今上天降临的祸患竟然落在了齐国身上,却不波及我,反而降临到了您的头上,这真是齐国的不幸啊!老百姓们将会向谁诉说他们的冤屈呢?”

  3. 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而哭之,涕沾襟。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安用礼乎?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邑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乎!吾失夫子则亡,何礼之有?”免而哭,哀尽而去。
    当景公把一块玉佩放到晏婴的尸体上以示哀悼时,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时,他的大臣章子劝谏说:“这样做是不合乎礼仪的。”但是景公却说:“我为什么要遵守礼节呢?以前我和夫子在一起的时候,一天之内三次不听他的教诲。现在我又能听什么呢?如果我失去了夫子,那我还剩下什么?还有什么可讲究的呢?”说完他就离开了,悲痛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4.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过了七年,齐景公请各位大夫喝酒。他在射箭时不慎打出了箭靶之外一点的位置。宴会上的人纷纷称赞他技艺高超。齐景公听了之后脸色阴沉,叹息道:“唉,我的射术竟然连这一点都射不中。”随后他把弓和箭都放下了,感叹道:“我失去了晏婴这样的好臣子,真是国家的大不幸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齐景公对晏婴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他不仅亲自前往吊唁,还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准备葬礼,表现出他对这位忠良大臣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政治和道德的重视以及对贤臣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