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夭贫富,无徒归也。

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名之铉也。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槛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纣之失也。飞蓬之问,不在所宾;燕雀之集,道行不顾。牺牷圭璧,不足以飨鬼神。主功有素,宝币奚为?羿之道,非射也;造父之术,非驭也;奚仲之巧,非斫削也。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平原之隰,奚有于高?大山之隈,奚有于深?訾讆之人,勿与任大。譕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于天地也。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不行其野,不违其马;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管子·形势》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政治行为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强调了天时、地理与人的关系,对后世的政治学、地理学和军事学等都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管子·形势》中诗句及译文的详细解析:

诗句及译文

  1. “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矣。”
  • 注释:高山虽高但不会崩塌,所以祭祀的羊神就会到来;深渊虽深但不会干涸,所以供奉的神像就会得到保全。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即在自然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顺利实现其祭祀或祈求的目的。它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依赖,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所持的顺应自然的态度。
  1. “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
  • 注释:天不会改变它的常规,地不会改变它的法则。春秋冬夏,四季变化,但不变的是自然的规律。
  • 赏析:此句强调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即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行事,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去强行改变自然。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尊重。
  1. “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注释:蛟龙得到水才能显现其威严,虎豹得到幽静的地方才能显示其威武。
  • 赏析:这句话说明了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表现和作用,强调了环境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启示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应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以适应并取得成功。
  1. “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夭贫富,无徒归也。”
  • 注释:风雨没有特定的方向,因此不能针对某个人发怒。高贵的人有正确的行为准则来行使权力,卑微的人也有放下自尊的方式。长寿、短命、贫穷、富有的人都不会有怨恨和不满。
  • 赏析:此句传达了作者对于公正、平等和宽容的理解。它强调了公正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应有尊严和价值的观念。
  1. “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名之铉也。”
  • 注释:接受命令的人是君主的尊贵之处;接受命令的人被称为名之铉。
  • 赏析:这句话指出了君主的责任和地位,以及臣子的职责和地位。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同时也提醒人们在社会中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1. “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
  • 注释:君王无事则天下太平,人民自己会进行试验。怀抱宝物不言不语,国家已经治理得很好。
  • 赏析:此句强调了君王的德政对于国家的稳定和民众福祉的重要性。它提倡君王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带动民众,共同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 “槛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纣之失也。”
  • 注释:关雎鸣响,只有百姓歌颂。济济一堂的人才众多,他们教化百姓,这是商纣王的过失。
  •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贤明领导者的治理效果,即当统治者拥有德行和才能,能够关心百姓疾苦、引导民众向善时,就能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支持,从而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昌盛。相反,如果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忽视民生,就会失去民心,导致国家的衰败。
  1. “飞蓬之问,不在所宾;燕雀之集,道行不顾。”
  • 注释:飞扬的蓬草之语,不是宾客能回答的问题;燕子麻雀聚集在一起,即使道路行走也不会顾及。
  • 赏析:此句用飞蓬和燕雀的例子比喻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或人的议论,暗示真正的问题应该由有见识的人来解决。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各种言论时要有辨别力,不应被无关的信息所干扰。
  1. “牺牷圭璧,不足以飨鬼神。主功有素,宝币奚为?”
  • 注释: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不足以祭拜天地神灵。君主的功绩有深厚的根基,何必用财货来供奉?
  • 赏析:此句批评了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道德和精神修养的行为,认为真正的信仰和尊敬应该是基于内心的信仰和对道德的尊崇。它强调了道德和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
  1. “羿之道,非射也;造父之术,非驭也;奚仲之巧,非斫削也。”
  • 注释:羿之道不是射箭的技巧;造父之术不是驾驭马匹的技术;奚仲之巧不是雕刻技术。
  • 赏析:此句表明了技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不是单一的技能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它鼓励人们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技能,而是要学会全面发展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

《管子·形势》不仅是一篇文学价值极高的文章,更蕴含了深刻的政治哲学和治国理念。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思想精髓,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