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
孙卿子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躐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犇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犇命者贡。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殷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也,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以下是对荀子《议兵》的逐句翻译、译文及注释:
- 诗句原文: 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
- 译文: 临武君说:“好!”然后他询问了关于君王军队组织的问题。
- 注释: “善”是表示赞同或同意的意思,“王之军制”则是指国王的军队的组织和指挥体系。
- 诗句原文: 孙卿子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躐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犇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犇命者贡。”
- 译文: 孙卿子回答说:“将领用死鼓来指挥军队,军官用死辔来驾驭马匹。百官忠于自己的职责,士人和官员忠于自己所在的行列。听到战鼓声就前进,听到战鼓停止的声音就后退,服从命令的是上策,立下战功的是次策;命令不前进却前进,就像命令不后退却后退一样,这种行为的处罚是一样的。不屠杀老人和孩子,也不践踏庄稼,被俘虏但不被杀死的人,被追赶却不被抓住的人不被杀。凡是惩罚,并非是为了惩罚普通百姓,而是惩罚那些扰乱百姓秩序的人。百姓中有阻止敌人侵害的人,那也是敌人。所以听从指挥的兵器会被保护,不听指挥的兵器就会被摧毁,被追赶的会向君主献贡。微子在宋国开路,曹触龙在军中断道,殷商的百姓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就是因为周朝人的做法没有区别。因此,近处的歌讴使他们快乐,远处的疲惫使他们急行,没有偏远的地方,没有人不趋使并安乐地生活在那里,四海之内像一家人,所有的人无不服从,这就是所谓的人师。《诗》中说:‘从西边到东边,从南边到北边,无人不想臣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王者拥有的只是诛罚而非战斗,不会主动攻击城池,也不会擅自进攻敌军。上下相互喜悦就会庆贺,不屠城,不偷袭军队,不留余众,师出有节,混乱的国家喜欢他的政令,不安于他们的上级统治,想让他的到来。”
- 注释: “将死鼓”指的是将领用鼓指挥军队,“御死辔”指的是军官用辔控制马匹;“百吏死职”,指百官忠于自己的职责;“苏刃者死”指的是违背命令的将被处死;“犇命者不获”指的是被追杀的不能获得任何好处;“非诛其百姓也”指的是不是为了惩罚普通的民众;“是亦贼也”指的是那些扰乱百姓秩序的行为也是敌人;“顺刃者生”指的是听从指挥的兵器被保护,“苏刃者死”指的是违背命令的将被摧毁;“奔命者不获”指的是被追赶的不能获得任何好处;“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都是古代著名的典故,用来说明王者的仁政;“无幽闲辟陋之国”指的是没有偏远的地方;“四海之内若一家”指的是四海之内如同一家人一样和睦;“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指的是所有的人都服从王者的统治。
- 诗句原文: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 译文: 因此,近处的人民欢歌鼓舞,远方的人们长途跋涉前来投奔。没有偏远荒凉的地方不被征召,他们乐于前往并且感到快乐。四海之内如同一家人一样和睦,所有通达的人都服从。这就是所谓的人师。《诗》中说:“从西边到东边,从南边到北边,无人不想臣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注释: “近者歌讴而乐之”指的是近处的人民欢歌鼓舞;“远者竭蹶而趋之”指的是远方的人们长途跋涉前来投奔;“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指的是所有通达的人都服从王者的统治;“夫是之谓人师”指的是这就是所谓的人师;《诗》中“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指的是从西边到东边,从南边到北边,无人不想臣服;“无幽闲辟陋之国”指的是没有偏远荒凉的地方不被征召;“四海之内若一家”指的是四海之内如同一家人一样和睦;“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指的是所有通达的人都服从王者的统治。
- 诗句原文: 荀子·议兵
- 译文: 这篇文章详细阐述了荀子的思想。他认为用兵攻战的根本在于统一民众的意志。只有统一民众的意志,才能有效地使用武力。
- 注释: “议兵”指的是讨论用兵之事;“王者之志”指的是王者的志向;“仁义之师”指的是正义之师;“感忽悠暗”指的是巧妙运用智谋;“权谋势利”指的是权宜之计和利益;“桀诈”指的是邪恶之人的欺诈行为;“君臣之间滑然有离德”指的是君臣之间缺乏诚信。
- 诗句原文: 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
- 译文: 临武君说:“好!”然后他询问了关于君王军队组织的问题。
- 注释: “善”是表示赞同或同意的意思;“临武君”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军制”指的是军队的组织和指挥体系。
荀子的《议兵》通过深入分析和讨论用兵之道,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为后世的军事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