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君曰:“善!”

陈嚣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此之谓也。”

李斯问孙卿子曰:“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

以下是对《荀子·议兵》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原文
    临武君曰:“善!”
    陈嚣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是以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此之谓也。”
    李斯问孙卿子曰:“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
    孙卿子曰:“非女所知也。女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于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故汤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鸣条之时也;武王之诛纣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后胜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谓仁义之兵也。今女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

  2. 译文
    临武君说:“好!”
    陈嚣询问荀子子:“先生谈论用兵,经常以仁义为基础。仁爱之人会爱人,遵循道理的人会循理而行,那么为什么还需要用兵呢?凡是使用武器的原因是为了争夺。”
    荀子子回答:“这不是你所了解的。那个仁爱的人会爱人,因此厌恶他人的伤害;遵循道理的人会循理而行,因此厌恶他人的混乱。武器的作用是用以防止暴虐和消除祸害,并不是为了争夺。因此仁爱之人的军队,所保存的是神灵般的力量,所经过的地方是教化之地,就像及时雨般地降临,没有人会不喜欢并为之喜悦。所以尧讨伐了驩兜,舜讨伐了有苗族,禹讨伐了共工氏,商汤讨伐了夏桀,周文王讨伐了崇侯虎,周武王讨伐了商纣王,这四位皇帝和两位君王都是在推行仁义的武力行事于天下的。所以靠近他们的人会亲近他们的善良,远离他的人会仰慕他们的德行;用兵不会流血,远近归服,德泽遍及四方。正如《诗经》所说:‘美好的君子,他的仪态没有差错。’这就是我说的。”
    李斯问孙子:“秦国四代都有胜利,军队强大于海内,威望传播于诸侯国,这并不是因为仁义而为政,而是因为它能够便利行事而已。”
    孙子回答:“这不是你所了解的。你所谓的方便,其实是一种不方便的方便;我所讲的仁义是国家治理的方法,国家治理好了民众就会亲近他们的君主,喜欢他们的主人,并且愿意为他们献身。所以说:凡是对于国君来说,将领和军官之类的职位都是末节之事。秦国四代都有胜利,常常害怕天下的人一旦联合起来就压制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末世之兵,没有根本的统治。所以商汤讨伐夏桀并非在追逐夏桀逃亡到鸣条的时候;周武王讨伐殷纣也不是在甲子这一天战斗之后获胜。这些都是先进行修养然后行动,这就是所谓的仁义之军。现在你不从根本入手而寻求末节之事,这是世上之所以混乱的原因。”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临武君和陈嚣的讨论,阐述了用兵的原则和目的。首先,荀子强调用兵的目的不在于争夺,而是在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他强调仁爱和义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仁义的武装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统一。其次,荀子提出“仁义之兵”的概念,认为真正的战争应该基于正义和道德原则,而不是纯粹的权力斗争或暴力手段。他认为,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具备仁爱之心和正义感时,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心和支持。最后,荀子批评了那些仅仅追求军事胜利而不注重政治改革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只会带来表面的平静和表面的安定,而无法真正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因此,他强调用兵应该是一种辅助手段,只有在具备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社会秩序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